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新疆一些
產業轉移更是一次產業升級的過程。大規模的轉移或會因為當地產業鏈配套環節的不完善而導致產業鏈環節脫節。
一向盤踞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紡織產業正在大規模地向西北戰略要地新疆進發。
12月20日,新疆麥蓋提縣與河南鄲城縣華富紡織有限公司舉行了5萬錠紡紗項目的簽約儀式。今年3月日照三銀紡織公司5.3萬錠紡紗廠已落戶麥蓋提縣,該項目總投資1.8億元,2012年底前將投產2.7萬紗錠,2013年底前將全部達產。
這只是新疆承接紡織產業轉移的一個縮影。2010年新疆共有紗錠約600萬錠,其中超過60%來自沿海企業。而目前在新疆投資創業的知名紡織企業已達20多家,如華孚集團、雅戈爾(9.90,0.11,1.12%)集團、巨鷹集團、泰豐集團、溢達集團等。
在《紡織工業十一五規劃》、《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政策指導下,新疆正以****的力度承接紡織產業向新疆轉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紡織行業辦公室主任劉燕寧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自治區非常重視紡織產業發展,在所有行業里,新疆對紡織行業的政策支持是*多的。
基于政策支持以及新疆的資源優勢,大批紡織、服裝企業選擇落戶新疆。與此同時,產業下游聯動困難,染化料、機配件等配套產業落后,人才缺乏等問題也在考驗新疆紡織產業的規?;⒖沙掷m發展。
新疆紡織業在變革中爆發的時期已經到來。
布局前端產業鏈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棉花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占世界棉花產量的8%左右。12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發布《2011年新疆自治區棉花生產銷售與政策建議報告》稱,2011年新疆自治區棉花播種面積2457萬畝,較上年增加12%,估計總產達到284萬噸,增長14.5%。
但是,在紡織產業向新疆轉移之前,棉花資源優勢卻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
在新疆,很多棉花大縣沒有自己的棉紡企業。每年,棉花生產企業都為了弄到車皮往外運輸棉花而發愁。棉花資源大量銷往其他地區,產業鏈上游的高附加值部分沒有留下來,稅收沒有增加,新疆本地的棉花產業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對本地經濟發展不利。
與此同時,內地許多企業面臨“無棉可紡”的局面。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市場棉花短缺、棉價波動較大,一度還曾使國內很多棉紡企業老板頗為頭疼。長期以來,紡織業在沿海地區過度集中,也造成了運輸、土地需求、環境、能源消費等方方面面的壓力。東部沿海省市的紡織產業向中西部和原料產地轉移也是必然趨勢。
如何整合資源,將新疆棉花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競爭優勢?這是新疆紡織產業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借助新疆紡織產業發展及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新疆正著力推進棉紡織、針織、家紡、印染、服裝、毛紡織、產業用紡織品七大產業的對接,通過促進產業鏈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升級。
紡紗項目落戶新疆,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其棉花的銷售與加工問題,以便更好地布局紡織產業鏈前端,而且可促進棉農增收,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2010年新疆共有紗錠約600萬錠,其中超過60%來自沿海企業。
“新疆也將積*促進國內外具有產業鏈優勢和銷售渠道的深加工紡織大企業、大集團在新疆建立產業鏈的前端,構建跨區域上下游緊密聯系的產業鏈,力爭‘十二五’期間棉紗就地轉化率(棉布用紗)達20%以上;棉布轉化率(印染用布)達15%以上?!眲⒀鄬幈硎?。
重拳吸引紡織業轉移
為更好地承接紡織產業轉移,自治區對新疆紡織產業做好了規劃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梁勇表示,紡織產業是新疆*有潛力的產業,但新疆不應該是個單純的原料供給地,應快速延長棉花產業鏈,成為全國性的紡織工業基地。
梁勇介紹,按照自治區十二五規劃,以市場拉動產業,建設“兩城七園一中心”:兩城包括石河子紡織工業城、阿克蘇紡織工業城,七個園區以及烏魯木齊國際紡織品商貿中心。其次,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過程中,**吸引大企業落戶新疆,逐步完善產業鏈。第三,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紡織產業,建設新疆西部服裝產業工業園。*后,發揮長絨棉基地的優勢,大力生產高支紗、高附加值產品,和內地形成差異化競爭。
不得不承認,新疆在紡織產業發展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資源基地,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與8個國家接壤,有16個對外開放口岸,從新疆進入周邊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更節省運輸時間和運輸費用。這對內地紡織企業很有吸引力。例如從新疆阿克蘇地區進入歐洲市場比從歐亞大陸橋縮短1200公里,運輸時間比海運縮短四分之三,運費降低二分之一。
但其劣勢同樣很明顯:缺少配套設施、染化料市場帶動力不足、產業下游聯動困難等?!岸a業轉移成功的關鍵因素在與人才資源,當前無論是在對企業經營、產業轉移、還是政府協調來說,關鍵是充分協調人才資源,人才匱乏已經成為當前制約企業在新疆發展的瓶頸?!敝型额檰柈a業研究中心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接受《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了揚長避短,自治區政府在政策方面給足了優惠,此外還加強了政府的服務職能。
在政策方面,來新疆發展的企業除了可以繼續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外,自治區政府還對新建和擴建的紡織企業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下游產品開發上給予專項資金的支持;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免征5年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免征5年房產稅和自用土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等優惠政策。
紡織產業在新疆也是*受政策寵愛的產業之一,劉燕寧介紹,棉花、棉紗的遠距離運輸每噸有500元補貼,對棉紗的各項補貼每年可達1億多元。不僅如此,新疆各州、縣、市也相繼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吸引紡織企業投資。
通過紡織產業轉移交流會,建立新疆與19個對口援疆省市間紡織產業轉移合作的長效機制,組織與援疆地區實施產業對接,搭建企業合作共贏平臺,引導各地優勢企業到新疆投資建設,必將*大地促進新疆棉紡織基地的建設步伐,推動新疆紡織工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此外,自治區政府還積*營造產業轉移的軟環境,設置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形成高效服務企業的機制,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高效率服務。提高企業對原料的掌控能力,優化棉花加工布局,支持紡織企業參與產棉區
為解決人才匱乏的問題,自治區政府還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人才培養工作,八所高等院校、職業技術學院加快為行業發展培訓中**技術管理人員。
產業轉移的隱患
不可否認,一方面,新疆憑借資源優勢和戰略地位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另一方面,棉花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土地資源緊缺等因素也使一些大型棉紡織企業選擇將工廠建設在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新疆。
而政府政策支持更加堅定了紡織企業到新疆發展的信心。2011年7月,工信部在新疆召開新疆紡織產業轉移交流會,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等參加會議。僅兩個月后,新疆建設兵團制定了《兵團紡織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并出臺《兵團棉紡織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新增棉紡錠給予每萬錠100萬元補助。
大批的紡織企業已經打算到新疆落戶。不過,產業大規模轉移的隱患也隨之而來。
對于什么樣的企業能夠落戶自治區內,劉燕寧告訴記者:“招商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都是各地方自己在談?!庇纱丝梢姡灾螀^對紡織產業的發展雖然有了宏觀的規劃,但是仍缺乏具體細致的發展目標。
在朱慶驊看來,目前新疆紡織業受到政府、企業、市場的多重關注,無論是注資還是人才引進,所有環節都被積*調動起來了,預計未來新疆紡織業將獲較大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將使其獲得規模效益,在全國紡織工業中將占據重要地位。
但是,產業轉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等多個環節相互配合才能夠完成產業的成功轉移,而不是簡單的設備、廠房的搬遷。
朱慶驊認為,產業轉移更是一次產業升級的過程,大規模的轉移或會因為當地產業鏈配套環節的不完善而導致產業鏈環節脫節,而市場需求未出現大幅上漲,企業對紡織投入加大,或會導致產能過剩的狀況,削弱企業利潤。
對此,朱慶驊建議,應需要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量,同時加大下游產業環節的建設力度,完善產業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