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提出,“十二五”時期,棉紡織行業主題將鎖定產業調整,持續發展。中國化纖協會會長端小平則提出,“十二五”時期,化纖行業要著力提升綜合競爭力,轉型升級將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彭燕麗將“消費促進需求”作為未來5年毛紡織行業發展主題。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則認為,今后5年行業將致力于從麻紡大國走向強國的轉變。中國絲綢協會會長弋輝提出中國絲綢即將迎來新春天。
關注2“高成本時代”
高成本陣痛
從“十二五”開始,中國經濟發展全面進入高成本時代。**是要素成本不斷上漲,具體表現在資源能源成本的顯著上升?!案叱杀緯r代”*直接的含義是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窄,而這正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命脈。如果企業利潤越來越少,甚至出現大面積虧損,則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無法保證。因此當務之急應是從政府和企業等多個層面,制訂出長期并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通過全面的產業升級與國民經濟結構調整來應對高成本。
定價權決定成本掌控
對于以進口原料為主的麻紡行業來說,原料產地在哪兒,定價權就在哪兒,所以亞麻的定價權一般掌握在歐洲亞麻主產區;對于以國產原料為主的絲綢行業來說,產品市場在哪兒,定價權就在哪兒,所以絲綢的定價權則掌握在歐洲、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由此可見,無論是原料的定價權,還是產品的定價權,都不在中國。在“高成本時代”的今天,面對定價權的缺乏,我們心里多少有些沒底兒。
關注3棉花問題
棉起棉落莫讓“神馬”成“浮云”
潮起潮落之間,每噸
?
?棉價將呈穩定走勢
9月15日,中國棉花協會在京召開全國棉花形勢分析會,會議達成共識:臨時收儲政策初現托市效應,新棉價格將呈穩定走勢。國家發改委經貿司處長張顯斌表示,2011年度國家相關部門將在2010年基礎上繼續做好棉花市場宏觀調控,2010年度國家宏觀調控拋售儲備棉100萬噸,發放配額360萬噸,鐵路調運及時,市場監管方面也通過中國棉花協會多次發出行業預警。 關注4產業創新
學術利器支撐產業創新發展
10月22日,“2011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在上海松江落幕,達成的共識有:基礎研究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多學科多領域融合須加強;人才培養要不拘一格;產學研合作模式待統籌。
關注5高新纖維產業化
中國勇登世界碳纖維神壇
中國碳纖維發展史永遠記錄下這一刻——2007年5月3日早6點20分,由我國產業化生產線生產的**批碳纖維在連云港鷹游紡機有限責任公司成功下線。次年12月3日,我國萬噸碳纖維產業化工程的一期項目千噸碳纖維生產線順利投產。在此過程中,科研技術人員掌握了大量關鍵技術甚至是***的**技術,申報的12項專利中有4項專利獲得國家授權。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成功實現碳纖維的國產化和產業化,徹底打破了發達國家對我國碳纖維市場的長期壟斷地位,一舉扭轉了我國碳纖維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生物科技成就原料替代與過程替代
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產業將保持經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其涵蓋的寬廣領域,能夠為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科研院所、信息單位、貿易商等提供具有誘惑力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在世界范圍內還處于起步階段,考慮到生化技術發展的特點及產業化的現實狀況,“十二五”重點還是打好基礎、作好引導。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專家認為,應該協調行業優勢資源,編寫30年科技及產業發展路線圖。
關注6“原料迷局”
輸入性通脹
原料漲價的一只黑手
輸入性通貨膨脹對國內經濟影響的嚴重程度一般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國際市場價格與國內市場價格之間的差距;開放經濟部門在總體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國內政策調整和選擇的靈敏程度。一般而言,國際市場價格水平與國內市場價格水平間差距越大、開放部門在總體經濟中比重越高、國內政策調整和選擇的靈敏度越差,輸入性通貨膨脹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也就越嚴重。
?????? ?? 漲也期貨跌也期貨國際國內過剩的流動性加上國內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限制,導致大量游資涌入期貨市場投機炒作,使棉價創下百年不遇的新高,并驟然拉升與其密切關聯的PTA期貨價格以及化纖價格。之后,隨著鄭商所對期貨市場的進一步規范以及新棉花年度將近,投機資本看空未來市場,部分游資撤離或觀望,使棉花及PTA期貨價格大幅回落。顯然,期貨的投機與炒作已使棉花和PTA市場價格嚴重背離了價值,成為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纖及紡織企業深受其害。
關注7紡織大展
第八屆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
功能性紗線力拔頭籌
4月2日,作為紡織大展之一、為期3天的第八屆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在北京圓滿落幕,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近百家國內外**企業展示了他們*新的纖維、紗線高新技術成果。今年的春夏紗線展整體水平躍升一個新臺階,一大批功能性、差別化新型紗線以取代傳統常規產品的**優勢成為本屆紗線展的主流,充分展現了當今國際纖維、紗線領域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原文刊于2011年4月12日)
第九屆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
詮釋產業發展潮流
8月29~31日,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展品囊括行業普遍關注的功能性纖維、差別化纖維、高性能纖維、特種纖維以及新型化學纖維,充分體現了目前紗線研發趨勢和大眾的消費需求。此外,在此次紗線展上,參展商仍然將目光鎖定在展出高品質產品上。而如何將面積不大的展臺利用得*佳、如何用奪人眼球的展位設計吸引更多客戶,也讓各參展商頗費心思。(原文刊于2011年9月6日)
關注8新產能新產業
中國“碳谷”不是夢
2011年11月18日,我國年產5000噸碳纖維原絲生產線在吉林化纖集團正式投產。當看著一縷縷絲束從噴絲板噴出,經過洗滌、上漿、牽伸形成潔白的碳纖維原絲時,記者腦海中不由地進行著時空穿越——10年、20年之后,也許不用那么長時間,人們也就有了對中國“碳谷”的記憶,而且將這條創造了中國碳纖維原絲產能之*的生產線和生產車間,作為“碳谷”的一個重要標志!(原文刊于2011年11月22日)
長絲織造:活力四射的產業
上世紀80年代后期,我國桑蠶絲生產受到多重因素影響而萎縮,一些從事繭絲綢生產的企業以及一些棉織企業開始轉型生產化纖長絲織物。20多年來,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已成長為意氣風發的“青年”,渾身散發著無窮的活力。對于中國長絲織造產業的發展現狀,新就任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的中國紡織工業副會長徐文英用“三個*具活力的產業”進行了精辟概述:**,長絲織造產業是我國紡織工業中*具生長活力的產業之一。其次,長絲織造產業是我國紡織工業中*具市場活力的產業之一。再次,長絲織造產業是我國紡織工業中*具技術活力的產業之一。(原文刊于2011年8月23日)
關注9市場需求
需求不旺成聚酯市場“頭號殺手”
近一兩個月,記者聽到很多化纖企業反映經營出現困難,產品價格快速下跌,但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月化纖行業運行主要數據看,情況還比較樂觀。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之間存在矛盾,是否說明行業運行拐點已至?造成行情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重重困難之下,企業如何走上新的發展道路?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近日趕往上海,在“第八屆中國國際聚酯論壇”上尋找答案,發現需求不旺正是當前市場的“頭號殺手”。
羊毛的世界感召力
去年以來一路高歌猛進的羊毛價格,在紡織原料中一枝獨秀。全球羊毛價格的大幅飆升,將羊毛這種天生高貴的纖維原料推至風口浪尖,世界關注度之高,史無前例。如此熱敏的羊毛話題,使9月7~8日在南京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毛紡原料交易信息交流會創下歷史規模之*,500多名中外羊毛生產商和貿易商、毛紡織企業代表云集南京,其中120多名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烏拉圭等世界羊毛生產大國的嘉賓和貿易商的參與熱情,充分印證了中國市場巨大的誘惑力使澳大利亞、新西蘭、烏拉圭等世界羊毛生產大國趨之若鶩。
關注10入世十年
入世十年改寫中國化纖外貿史
入世十年,特別是后五年,我國進入加入WTO的后過渡期,各種過渡性保護措施的逐步取消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對我國化纖工業發展的深層次影響逐步顯現。2001年加入WTO,前五年(“十五”時期)我國紡織、化纖工業**成本優勢得到較大釋放;后五年(“十一五”時期)創造力機會成本優勢逐步提高,國際市場增長空間不斷擴大。貿易自由化在增加進口的同時,也為中國產品更多地進入國際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耙贿M一出”的巨大變化真實反映了中國入世對于中國化纖工業以及世界化纖工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