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3 來源:互聯網
? ? 在7月初賺取了無數國人眼球之后,廣東佛山火龍果“滯銷”還是被公眾認定為假消息。
本次農產品的“狼來了”事件中,受傷的不止是關注中國三農的局外人,還有處于假滯銷漩渦中的果農們——“佛山火龍果”吸引更多采購商的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采購商惡意壓價,有些報價竟低至兩元一斤。假消息險些釀成真滯銷,像這樣農產品“狼來了”的故事,切莫再次上演,不然,“*受傷”的仍會是廣大農民。
一畝田產地專員揭秘“滯銷”真相
“我現在忙死了,沒時間和你說,你們自己來看看吧!”4日晚間,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永恒豐火龍果場的胡老板著急忙慌掛掉了電話。帶著疑問,一畝田廣東高州市產地工作人員隨即乘車趕赴400公里之外的事發產地了解實際情況。
據一畝田*先到達事發產地的工作人員文春磊介紹,他在7月4日下午4點半得到確定信息,稱當地并未發生網絡熱傳的“佛山火龍果滯銷”現象,“數千斤火龍果倒入魚塘”只是針對因質量問題不能出售的非商品果的常規性處理方式。
?
大塘鎮永平村全村共種植火龍果500畝,而永恒豐火龍果場的種植面積占全村種植面積的60%。胡老板的300畝火龍果以“臺灣紅肉”品種為主,根據成熟的先后順序分批上市,平均7到10天一批,每批12至15萬斤,每十萬斤中大概有至少1000斤“賣相”不好的殘果需要處理。“家里有魚塘的就倒入魚塘里喂魚,沒有的就爛在田間地頭。記者只是抓拍了倒入魚塘的一部分殘果,就大肆報道‘滯銷’。”
“胡老板特別忙,忙得顧不上說話,很多采購商前來采購,我看見整輛公交車的人都下來買。”文春磊介紹。截止到目前,胡老板的第三批火龍果基本上賣完,售價每斤3元左右。
實際上,直到7月4日晚,部分媒體曝出《假的!廣東火龍果未滯銷 倒魚塘是殘次果甭大驚小怪》,網絡瘋傳4天的“佛山火龍果滯銷”假消息勢頭才逐漸減弱,佛山火龍果終于在真相面前被“正名”。
北京等終端消費市場價格仍堅挺
根據國內*大農業電商平臺一畝田提供的數據顯示,入夏以來,全國火龍果批發價格整體呈下滑趨勢,6月9日4.85元/斤的火龍果價格持續走低,截止到7月5日,全國火龍果平均批發價格降至4.51元/斤。對于火龍果種植規模達18萬畝的廣東省來說,市場平均批發價格更是低至4元/斤。
近年來,廣東、云南、廣西等省份火龍果種植面積增加,今年氣候適宜,火龍果產區單產也較去年有所增加。但由于高品級的紅肉火龍果作為主要種植品種,令火龍果主體品種定價較高,再加上人工、運輸等費用上漲,整體上推高火龍果價格,使得價格不至于低至全國平均市場價格之下。同時,在北京、廣東等國內一線城市的大型商超中,優質火龍果價格基本仍保持在每斤5元以上,可謂堅挺,貨源也比較充足。
?
業內專家披露,由于消費者選擇的多樣性和市場的開放性,全國每年火龍果600萬噸的消費量中,83%被越南火龍果以低價占領,這對國內產區火龍果銷售市場造成沖擊。加之近期大批火龍果集中上市,又遇消費不振,采購商多持觀望態度,不敢大批走貨,導致廣東火龍果收購價一路走低。佛山市大塘鎮永恒豐火龍果場的火龍果,從6月下旬開始成熟上市到現在第三批基本售完,紅肉火龍果從上市之初的7元/斤降低至2至3元/斤。
三種渠道教人辨別真假“滯銷”
西瓜、油桃、荔枝、杏……6月下旬以來,國內已有多宗農產品滯銷案例。經媒體曝光后,一畝田產地專員火速趕赴產地對接,為農民減少了大量損失。然而,在本次佛山火龍果“滯銷”事件被曝光后,很多聞訊趕來解圍的采購商卻感覺自己被“涮”了。
對于輿論出現的誤判現象,業內人士也在反思,公眾如何辨別真假滯銷信息?“即便某種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出現下降,也并不一定意味著爛市、滯銷。滯銷的形成是有原因的,大家要學會利用公開數據辨別滯銷信息的真偽。”
一畝田市場分析師高鑫鑫表示,真實的滯銷事件,一般需要符合三大條件:**個條件,由于區域內某種農產品供應遠大于需求,致使成交一度非常困難。而反觀本次火龍果“滯銷”,即便是如媒體報道的“滯銷”重量為10萬斤,賣相不好,卻仍能以每斤3元的價格大量出貨,足以推翻媒體提到的滯銷“事實”。
第二個條件,報價明顯低于成本。比如,佛山的胡老板種植的紅肉火龍果平均畝產只有4000斤左右,每畝火龍果農藥、肥料、人工、地租等成本費用大概在6000-7000元,此時,銷售價格只要不低于1.5元就不會產生虧損;即便是以2元/斤售出賣相不好的殘次果,果農也能保證一定利潤,基本不存在“賠本”問題。
第三個條件,農戶資金難以回籠。如果不能以高于成本價的價格出售,農戶資金就不能如數回籠,也就不能形成資金周轉,簡單再生產就很難實現。而只有真正的滯銷才會有這樣的結果性特征。
其實,公眾想要及時了解真實的農產品滯銷信息,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來搜索——國內*權威的農產品大數據平臺“神農圖”,可根據全國實時交易記錄整理滯銷信息,真實的滯銷信息會在**時間顯示在這張電子地圖上。這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作,能夠讓采購商和供貨商直觀了解各地滯銷情況,進而做出*優決策。
憑借上述強大的科技手段和交易經驗,一畝田呼吁社會各界理智、客觀辨別農產品“滯銷”信息,讓互聯網和媒體成為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滯銷的正能量,杜絕坑農的“狼來了”事件在農產品流通市場重演。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