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近日,射陽縣
一、單產下降
由于天氣方面的原因,今年全縣的棉花生產仍屬減產年份。畝平
二、價格走跌
受市場、質量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今年棉花的市場價格總體顯示低走。10月下旬(今年全縣棉花收購的開秤時間為10月20日,比上年推后了10天)棉農出售籽棉的價格從初始的每公斤5.6元后漸升至*高時的6元,當月平均價格為5.8元,同比下跌了0.71元,跌幅2.85%。11月上旬隨著天氣的轉好、棉花的大量上市和品級質量的提高,價格略有上抬,平均價格達到了6.06元,雖比10月下旬的平均價格提高了0.26元,但同比還跌0.1元,跌幅1.65%。隨后遇上了連續不斷的陰雨和寒潮冰凍天氣,使棉花收購近于停止,直到下旬后期(11月26日)天氣穩定后,收購恢復,但價格急轉直下。棉農出售的雨前棉*高價格只有5.6元,比11月上旬的平均價格跌0.46元,階段跌幅高達7.59%,雨后棉*低的只有4.4元。綜合測算,11月份棉農出售籽棉平均價格為5.53元,環比跌0.27元,跌幅4.66%;同比跌0.56元,跌幅9.2%。進入12月份以后,除少數囤棉戶(自新棉上市后所采摘的棉花首次開賣)還能賣到5.6-5.7元外,其余戶出售基本的都是霜凍棉或梢尾棉,*低價格只有3.6元左右,平均也只有4.26元,同比跌1.34元,跌幅23.9%。至此,本年度棉農交售基本結束,平均價格只有5.42元,同比跌0.58元,跌幅9.67%。
三、成本上升
調查顯示,2015年全縣棉農植棉的畝平總成本為1755.3元,比上年增加163.01元,增幅10.66%。
1、固定成本同比下降。該項總投入93.1元,較上年減少了36.25元,減幅28.02%。
⑴公益分攤。由上年的39.2元降至18.8元,減少了20.4元,減幅52.04%。
⑵土地租金。由51元降到34.52元,減少了16.48元,減幅32.31%。
⑶水費。由上年的5.4元增至6.03元,增加了0.63元,增幅11.67%。
⑷農機具折舊。11.75元,同比未見增減變化。
⑸棉田保險。22元,同比也與上年持平。
費用增減變化的原因:一是調減了公益費負擔的比例。棉田分攤部分由上年的70%降至60%。二是利用外包地植棉的面積減少,統計顯示,今年利用外包地植棉的面積占比只有22.73%,較上年縮減了23.94個百分點。三是部分鎮村降低了公益費用的收取標準。四是自營地植棉面積占比放大,導致上繳消費的增加。政府規定,今年棉田上繳水費的標準仍為9元。棉農僅承擔自營地的部分,外包地統一由原承包戶繳付,且與享受國家棉花目標價格補貼一致。
2、物化投入略有減少。畝平總投入365.4元,較上年382.04元減少了16.64元,減幅4.36%。
⑴種子。61.58元,較上年減少了2.41元,減幅3.77%。
⑵肥料。167.5元,比上年減少了6.4元,減幅3.68%。
⑶農藥。95.03元,比上年減少了6.68元,減幅6.57%。
⑷地膜。17.63元,比上年增加了1.09元,增幅6.59%。
⑸耗材。13.66元,較上年減少了0.24元,減幅1.73%。
⑹燃油。10元,同比減少了2元,減幅16.67%。
在物化投入中,地膜費用的增漲主要是使用面積的增加;肥料價格的變化基本呈現前跌中穩后漲。以尿素為例,育苗階段市場平均價格為每50公斤90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元,降幅2.7%;移栽階段平均價格在95元左右,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花鈴肥階段的平均價格為99.5元,同比上漲了5元左右,漲幅5.29%。但由于實際使用量的減少和有機肥料價格的下降,單項投入較上年略有減少。燃油費用的下降,得益于國家汽柴油價格的調整和蟲害發生比上年輕,減少了用藥畝次。
3、人工費用增幅放大。根據調查戶的用工情況統計,今年全縣棉花生產畝平(除雇請機械作業外)自投工時達到了173個,折合21.6個工日,較上年分別增加了22個工時和2.75個工日。按照縣棉花協會的《工價折算辦法》,今年棉農自投工日的單價為57.9元,比上年提高了4.6元,提增幅度8.63%。年度人工總費用達到了1295.64元,較上年增加了214.97元,增幅24.48%。
人工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投工增加。年度棉花生產因不斷陰雨、大風、低溫、寡照和冰凍天氣的提前出現,增加了田間管理和采摘整曬的勞動作業量。二是工價的提高。根據測算,自投工的工價增幅僅為8.7%,而雇工(僅限棉田用工)日工資一般都不低于100元,同比增幅超過了10%。實際上今年植棉面積減少,棉農除在移栽時雇請機械旋耕外,未見直接雇工勞作的顯示。
4、棉田保險繳費不變。今年全縣棉花種植保險保額仍為550元/畝,保費率4%,計22元,與上年持平。
四、收益減少
根據統計,今年棉農植棉的畝平總收入為1081.88元(不包括國家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簡稱價改補貼),同比減收202.54元,減幅15.77%。
1、收入狀況。
⑴直接收入。1051.4元,同比減少了202.54元,減幅16.15%。
⑵政府補貼。兩項計30.4元,一是良種補貼每畝15元,二是棉田保險15.4元,與上年持平。
⑶價改補貼。2014年每畝206元,今年至今沒有明確的告白,為便于同口徑比較,未作收益統計。
2、純收益。
數據顯示,除去總成本后的純收益為-674.42元,比上年增虧366.53元,同比虧損幅度達到了-119.05%。即使把自投工折幣作為收益加進去,也只有663.22元,同比還減收33.6元,減幅4.82%。如果再把價改補貼算進去,減幅則會更大。主要原因:一是國家調整了目標價格。標準級
五、植棉意向
受植棉收益減少、市場前景不夠看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棉農對來年的棉花種植普現信心不足。在接受調查的10戶棉農中,有3戶明確表示來年不再種植,另有7戶雖有種植意向,但都有30%-50%甚至更高的縮減幅度。據此分析,2016年全縣的棉花種植面積將滑至5萬畝以內,同比降幅超過50%。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