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為深入了解當前
一、棉花種植、成本和收益情況
1、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根據近三年統計數 據,2015年全市棉花播種面積為152 0173 3840畝,比14年和13年分別減少145193畝和203968畝,減幅分別為7.46%和10.18%。減 少的主要原因:一是棉花種植成本大,費工費時;二是受自然災害影響,棉花增產乏力;三是棉花價格持續低迷。以上三點導致棉農種植積*性差,棉花種植面積逐 年萎縮,自2008年以來菏澤市棉花種植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經調查,10家種植戶今年棉花種植總面積43.30畝,與去年總面積62.30畝相比,減少 19畝,減幅30.50%。
2、棉花平均畝產與去年基本持平。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市平均畝產皮棉90.15公斤,與去年90.70公 斤相比減少0.55公斤,減幅0.61%。經調查的10家種植戶,今年棉花平均畝產
3、棉花收益比去年減少。(1)棉花生產成本增加,收益減少。據調查,10家種植戶今年種植棉花平均畝成本為 1347.20元,比去年平均畝成本1246.30元增加100.90元,增幅為8.10%。生產成本費用主要增支項目有3項,即:化肥、農藥和人工費, 分別比去年增支5.35%、3.92%、9.64%。(2)棉花價格下降,收益進一步減少。今年受
二、棉改糧收益對比
近幾年,棉花價格持續走低,農戶收益大幅減少,甚至出現虧損情況,導致棉花種植面積連年減少,小麥、玉米種植面積不斷增長。
從收益對比來看,棉花屬于單季作物,以上述10家棉農平均畝產籽棉555.89斤和目前3.05元/斤的價格計算,減去每畝平均成本1347.20元, 平均畝收益為384.26元;而小麥、玉米為兩季作物,一年總收入約分別為1050元和850元,種植成本約分別為545元和380元,每畝收益約為 970元,比棉花收益高出153.73%
三、農戶售棉進度及種植意愿
由于今年棉花價格大幅下跌,更加重了農戶的惜售心理。從被調查的10戶種植戶來看,僅有2戶出售了部分棉花,其他農戶均在等待價格回升。
由于近幾年棉花價格持續低迷,加上今年國家取消棉花的臨時收儲政策,廣大種植戶普遍預計以后棉花價格難有大的上漲。因此,在對明年種植方向的選擇上,大 部分農戶繼續選擇減少棉花種植,增加玉米和小麥的種植面積。被調查的10戶棉農均表示明年會減少棉花的種植面積,預計減少16.3畝,減幅37.64%。
種植戶簡單算了一筆帳:由于棉花種植勞動力投入較大,基本是半年的時間都要有人在田間管理,每畝棉花收益也只有300-400元。而小麥玉米管理就要簡 單的多,空閑時間可以出外打工,多了不說,一個壯勞力半年可以有四個月的時間打工,每月*低也有2000元的工資收入,四個月就是8000元的收入。
四、企業經營困難,處于虧損狀態
1、棉花加工企業調查情況。由于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菏澤市棉花加工企業也越來越少。菏澤市棉麻公司下屬各國營棉廠已全部改行,不再經營棉花。由于棉花價格持續走低,私營棉企也都處于虧損狀態,經營困難,停產的越來越多。
經調查,2家棉花加工企業,到目前共收購籽棉750噸,比去年同期1090噸減少340噸,減幅31.19%;加工皮棉295噸,比去年同期3100噸 減少2805噸,減幅90.48%;每噸皮棉虧損215元,與去年虧損額135元相比,每噸皮棉增加虧損80元,增加虧損幅度59.25%。
2、棉紡織企業調查情況。經調查,菏澤市大型的紡織企業主要是用新疆棉紡紗,小型紗廠會收購一些本地棉花和新疆棉合用。經調查的三家企業,到目前共收棉 花800噸,比去年同期1550噸減少750噸,減幅48.39%。生產棉紗16036噸,比去年同期17093噸減少1057噸,降幅6.18%。平均 每噸棉紗虧損486.66元,比去年每噸虧損額260元又增加了226.66元,增加虧損幅度87.18%。
2014年國家暫停啟動棉 花收儲政策,對棉花價格造成一定影響,棉花市場出現明顯震蕩,目前菏澤市皮棉、籽棉的銷售價格在上年已明顯下降的基礎上又有小幅度下滑,收儲政策的停止促 使國內的棉花價格向國際棉價靠攏。需求方面,國內紡織行業狀態低迷,國外市場訂單量小,外貿需求不樂觀,這些均影響我國紡織企業采購皮棉熱情,行業整體運 行乏力,棉花加工企業收購欲望低迷,由于市場價格低于期望值,農民惜售,種種因素導致棉花價格回升困難。
五、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糧棉是國家的重要戰略物資,棉花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應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促使棉花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從調查情況看,生產成本、土地成本上升,價格下降,使種植棉花的收益減少。棉花種植費工、費時,棉價在低位徘徊,是目前棉花生產面臨的*大難題。只有加強監管調控,穩定棉花價格,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面積,增加棉農收入,才能確保棉花生產健康發展。
(一)存在的問題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農業生產仍舊靠天吃飯因素較大,水利條件差,農民普遍反映澆地困難,主要是農村用于澆地的澆灌設施少,農田水利設施普遍老化。
2、科學種植水平較低。棉花種植費時費工,不如打工收入高,絕大多數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在家的基本上是老、弱、病、幼,整體勞動能力和素質較低,影響了生產效益。
3、土地沒有實現流轉,制約了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調查中發現,棉花種植經營還是以農戶各自經營為主,小地塊生產,工大,費用高,收入少,制約農民種植積*性。
4、棉花價格波動較大,農民收益穩定性差。
(二)建議:
1、大力扶持農田基本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生產抗旱抗澇能力。
2、推廣棉花種植保險,減少農民種植棉花的風險。
3、加強市場信息發布,認真分析價格走勢,引導農戶及時了解棉花的購銷、庫存情況,掌握棉花產銷交易動態,科學合理種植,實現增產增收。
4、試行棉花目標價格補貼。運用目標價格制度的價格調控手段,逐步建立糧棉等主要農作物的目標價格制度,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適當補貼生產者,穩定棉農信心,保障農民種棉收益。
5、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實現規模化種植。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建立農村耕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激勵和管理機制,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多元化(如入股、轉讓、調換等形式)。通過合作社的方式擴大棉花種植面積,降低種植成本,穩定棉花種植收益。
6、整合優質資源,優化棉花企業生產。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幫助和促進技術先進和管理先進的優質紡織企業和棉花加工企業的合作,延伸棉花生產和流通領域。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經營成本,穩定棉花生產,減少市場風險,穩定棉花市場價格。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