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進入9月份,邢臺東部地區的
眼下已進入了棉花采摘期,記者走進南宮市*大的棉花種植區之一大高村,卻看不到“花棉似海”的景象,棉區里放眼望去應該是一片雪白的棉花,可實際記者卻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葉子。棉農李大嬸指著地里的棉花一臉無奈,她說,往年年景好的時候,一株棉花上能出十幾個棉桃,今年,有的一株上只出了幾個桃。
在不遠處的小王村,也同樣存在類似情況。記者注意到,很多棉花桿上不僅掛桃少,而且葉子已經發黃,有的棉桃只有黃豆大小,已經長不起來了。村民們說,由于今年上半年,特別是6、7月份持續干旱少雨,導致棉花的采摘期比往年提前了半個月,而旱情*終導致棉花大面積減產。
李壯武是當地的種棉大戶,有近百畝的棉花地,特別是去年,他又擴種了幾十畝,但現在來看,以目前的市場收購價格每斤3塊1來說,一畝地少收入600塊錢,這一年下來他就得損失6萬多。李壯武開玩笑說,老天爺下不下雨,誰也左右不了,可地里的井也不給力,隨著近幾年地下水位的連年下降,在趕上今年干旱,現有的井已經滿足不了農民澆地灌溉的需求了。“*早打30多米、40多米的小井,使那小井澆地。小井沒水了,我們就打300多米的井,現在300多米的也沒水了,我們就不占了。”
原 本是抗旱作物的棉花在今年的旱情面前也沒能逃過一劫,而且在棉花采摘前,南宮、威縣等地持續出現陰雨天,對棉農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棉花經紀人老劉說,從 去年開始,國家取消了棉花收儲價格,改為目標價格,也就說是棉花價格市場說了算,按今年情況,不僅棉花減產已成定局,而且棉花品質也大幅降低,價格肯定會 受影響。
威縣棉花研究所所長劉興利和棉花打交道近30年時間,他說,南宮、威縣兩地是邢臺乃至我省的主產棉區,5年前,2個縣的棉花種植面積分別為60萬畝和85萬畝,占到我省種植面積的20%左右。但從去年開始,受棉花價格走低影響,棉農種植面積大幅縮水,南宮目前的種植面積只有35萬畝,威縣50萬畝,今年又遇到了大幅減產的情況,兩地棉花種植面積在明年有可能會繼續減少。
目前我國棉紡織產品一半左右出口,但受到國際大形勢低迷的影響,國際棉價近幾年持續走低,但對棉農影響并不大,因為前兩年國家對棉花還有收儲價格,但隨著去年國家取消收儲價格,這一影響就馬上顯現出來。劉興利說,雖然現在國家每畝給棉農有152 0173 3840元左右的種棉補貼,但在市場經濟面前,還有很多因素需要靠市場來調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