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6月24日,射陽縣正式“入梅”。今年入梅日比去年(7月2日)提前了8天,與常年(6月23日)比較接近。入梅首日全縣普降大到暴雨,部分鎮區出現了大暴雨。縣
1、澇漬危害逐見加重。近入6月 份以后,射陽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棉田普遍失墑干旱。入梅后的首輪降雨對緩解旱情十分有利,加上入梅前水利部門已經調度沿海涵閘排水,騰空了河床,盡 管雨勢強、雨量大,但內河水位上升慢,棉田基本無積水。而隨后的降水由于土壤水份已經飽和,又逢月半大潮,海水頂托,導致排水受阻,水位急速上升,部分低 洼棉田幾近漫水,棉花根系由白轉黃,活力減退,葉色轉淡。棉田病害也有發生,澇漬危害明顯加重。
2、生長發育進程緩慢。根據縣作栽站6月25日的苗情調查統計,單株平均(下同)株高29.23厘米、真葉10.98張、果枝2.13臺、果節1.63個、蕾1.51個,分別少于上年同期指標6.57厘米、1.56張、2.43臺、4.62個和2.9個。棉農反映,今年的棉花移栽到大田后生長緩慢,整個6月份的苗情狀況都不及前兩年,特別是入梅后的一個星期,生長速度更慢。縣棉花協會6月30日田間調查,平均現蕾株率只有75.08%,比去年同期98.63%少了23.57個百分點。而且部分棉田土壤板結,墑溝坍塌淤塞,發病重的田塊病株率已在3%左右,生長機能明顯喪失。
3、 階段生產成本加大。目前棉花的長勢長相雖都不盡人意,但生長期已到了搭架、爭枝、爭蕾的關鍵時段,廣大植棉戶正在利用梅雨暫停的有利時機,抓緊清溝理墑、 增施肥料、除草松土、培土壅根、化調促進、病蟲防治等防災抗災及災后補救措施的落實,以盡快促成苗情轉化,使今年的棉花生產能有一個理想的產量水平。
棉花生產調查戶反映,受梅雨的影響,今年苗蕾期的生產成本將比往年增加。一是人工。反復的清溝理墑及除草松土、培土壅根等都要通過人工勞作來完成。按照實耗工時,比照前兩年至少要增加1個工日,將增加支出(按照縣棉花協會的工價結算方法)57.8元。二是肥料。連續的強降水導致肥料流失,增加給養已成為促進苗情轉化的重中之重。海通鎮溝浜村棉農沈祝祥畝平施用尿素18公斤,比正常年份增加了8公斤,現貨市場價格每公斤1.8元,增支14.4元。三是農藥。梅雨也使棉田病蟲害加重,用藥次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遍,畝平增耗農藥成本5元。三項累計增加支出77.2元,約占上年三項總成本的5.69%。
縣 棉花協會分析,對后續的成本支出目前還難料定。氣象部門預報,近兩天雨區南壓,全縣天氣將以多云為主,僅在局地會有陣雨或雷雨出現。但現還處在梅雨期間, 易發雷雨勁風、短時強降水和強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棉花生產成本支出與天氣變化關聯度*高,協會將予以關注。( 陳占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