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東營市價格監測中心對棉花市場價格專項調查工作高度重視,采取走訪、座談結合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對利津、墾利兩縣8個村的40個農戶,怡 興、信義、匯豐、華杰等4家加工企業及雅美、三洋、宏遠、半球等4家紡織企業,進行了重點調研。同時與農業、商務、糧食等部門進行了座談交流。
????面積減少,產量增加,收購價低迷,農戶植棉積*性下降。
????調查顯示,今年東營市主要經濟作物棉花生產情況及市場行情的主要特點是:播種面積減少,產量大幅增加,收購價格低迷,農戶植棉積*性下降。
????近年來東營市植棉面積不斷縮減,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4年,全市棉花種植面積分別為: 258.84、204.80、152 0173 3840.80萬畝,兩年植棉面積累計減少49.47%。東營土地鹽堿化程度較高的利津縣,一直是傳統的植棉大縣,近年來植棉 面積逐年減少,2014年全縣植棉面積為80.93萬畝,三年累計降幅5.79%。其他縣區植棉面積也大幅縮減,其中,河口區同比減少55.75%,墾利 縣同比減少33.33%,廣饒縣同比減少29.78%。植棉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種棉耗費工時多,但收益低,不僅遠低于務工收入而且低于種糧收益,棉 花播種面積減少趨勢明顯;二是近年來棉花生產屢遭自然災害,嚴重打擊了農戶的植棉積*性;三是今年4月1日,國家取消棉花臨時收儲制度,普遍預期棉花價格 仍有較大下降空間,大批棉農退出。
????由于今年氣候偏旱,溫度適宜,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長,棉花品質較好,衣分通常在38-40之間,三級棉占60%以上。相比于去年的澇 災,雖然播種面積大幅下降,但東營棉花總產量仍實現了增產豐收。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皮棉總產量10.56萬噸,同比增長7.76%,單產71公 斤/畝,同比增長42.9%。其中,利津縣單產104.13公斤,較去年增長162.03%,墾利縣單產87.78公斤,較去年增長285%(去年墾利縣 受災嚴重,對棉花管理較為粗放)。
????棉花種植平均成本為805.7元/畝
????今年東營市棉花種植平均成本為805.7元/畝(包括物質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人工成本不包括家庭用工折價),同比增長 12.18%。物質與服務費用為365.30元/畝,與去年持平,其中,種子、化肥、農藥、機械作業費分別為47.3元/畝、167元/畝、74.8元 /畝、76.1元/畝。與去年相比,種子、農藥費用變化不大;機械作業費上漲8.98%,主要原因是,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機械租賃費有所上漲;化肥費 用下降4.99%,主要原因是,國際生產資料價格走低,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國內生產資料價格。土地成本為200元/畝,同比上漲21.21%。同城鎮建設用 地價格飆升相比,農業耕地特別是棉田價格較為低迷,這也是植棉效益低下的必然結果。雇工費用240.4元/畝,同比上漲27.86%。雇工費用上漲的主要 原因是,隨著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勞動日工價自然提高。
????如果按照東營2014年執行工價60元/工日,實際用工20.1個工日(各道工序實際投用工時的具體情況是:苗床整理2,制缽4.5,播 種4,苗床管理4,大田耕翻8,移栽6.5,挖墑6,鋤草松土10,施肥4,培土壅根12,治蟲8,整枝打頂12,理墑排水8,采摘56,整曬交售8,拔 桿清田8)計算家庭用工折價,除去雇工費用,人工成本還要增加956.6元/畝。
????今年東營市棉花單產大幅增加,但因棉價低迷,收益較去年增長并不樂觀。畝均產值為1584.23元,同比增加24.08%,畝均收益為 778.53元,較去年的558.24元增長39.46%。如果將家庭用工折價計算在內,每畝虧損178.07元。若考慮每畝目標價格補貼收入,畝均收益 將增加329.6元(除新疆作為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外,其他地區暫未執行)。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