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具體項目**是固定成本,兩地調查畝棉固定成本大體相似,約為107.35元,占預測總投入的****,同比增加16.49元,增幅18.2%。
1、公益費用39.2元,較上年增加7.6元,增幅24.05%。主要原因是,部分村組公益項目實施增加了費用分攤。
2、土地租金51元,較上年增加12元,增幅30.77%。主要是部分棉農增加了利用農戶間轉包地植棉的面積,年轉包費每畝在200-300元,按照70%記入棉花生產,使地租價格有所增長。
3、水費5.4元,較上年減少了2.86元,減幅35.75%。按照政府部門規定,今年棉田水費的收取標準仍為每畝9元,較上年沒有變化。但其 中利用轉包地植棉的水費,由土地所有權人在其收取的轉讓費中列支。同時,國家規定的棉花良種補貼也歸其所有,種植戶不享受,也不承擔按田畝負擔的費用。
4、農機具折舊11.75元,較上年12元減少0.25元,減幅2.08%。主要是按照相關農機具的實際可使用年限,實行了多業、多品種分攤。 在大豐市的土地租金中,稅費已不再征收,但土地流轉費存在地區差別,大豐市*高達1200元甚至更高一些的也有,但將土地流轉用于種棉花的幾乎沒有,原因 在于棉花在當地己被排除在高效特經作物之外,種植比較效益差。若將土地以1200元的價位流轉到手,再加上1500元左右的人力、物化投入,總計是 2700元以上的硬性成本,拿現在的棉價比對,租地種棉就虧大了,故棉花土地租金一項與不同地區不同作物沒有可比性。
二是物化投入。射陽縣植棉農戶預測總投入382.04元,較上年396.87元減少14.83元,減幅3.74%。1-8月已投入365.34 元,占年度預測總投入的95.68%。大豐總投入550元,比射陽高出部分為勞務工投入工價平均每個工日高10元,折合工資溢價150-170元。具體子 項:
1、種子63.99元,較上年63.91元增加0.08元,增幅0.13%。監測所見兩地棉種的零售價格總體顯示前漲后跌。3月份時曾作過一次 調查,共10個品種,單位包裝標示重量*少的230克,*多的也只有300克,平均265克(全縣畝均用種量280克)。但有些品種實際重量還不足,如某 品牌的棉種,標示2200粒,棉農在播前檢數,包括少量的殘破粒在內,只有2030-2050粒。不同品種的價格也從45-75元不等,到戶均價 60.44元,同比重量減少了11克、價格增漲了2.34元,減、增幅度分別為-3.99%和4.07%。而后期由于銷售狀況不佳,經銷商大多壓價拋售, 使棉種價格的平均漲幅得到抑制。大豐市棉種價格具有兩個*端表現,即先期掛價較高,300克包裝有的期初報價80元一聽,后來植棉面積猛滑,棉種價格亦隨 之下滑,*少60元上下也售,多數經營廠商在粒數、計量上動手腳,所以,盡管供種總量減了不少,但經營者實則并不吃虧。
2、肥料173.9元,較上年180.25元減少6.35元,減幅3.52%。根據調查,今年棉農的投肥量與上年比較基本沒有增減變化,投肥成 本的減少,主要得益于化肥價格的下降。資料顯示,棉花生產期間,尿素的平均價格每公斤只有1.74元,同比1.95元減少了0.21元,減幅 10.77%;含量45%的三元素復合肥,每公斤2.9元,較上年3.3元下降了0.4元,減幅12.12%。當然,也有棉農因為淡儲而吃了虧。如某品牌 的尿素,淡儲時每公斤1.76元,而在移栽時段的價格只有1.7元,到了花鈴肥施用時價格雖有上揚,但仍低于淡儲價。此項兩地調查數據基本相似。
3、農藥101.71元(包括備用催熟劑等在內)。至8月末已投入86.71元,占預計投入總量的85.25%,比上年度總投入113.55元 減少了11.79元,減幅10.39%。藥本投入的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今年蟲害總體偏輕,用藥次數平均減少了2遍。而農藥價格雖有部分品種小幅升降,但總 體顯示穩定。
4、地膜16.54元,較上年13.5元增加了3.04元,增幅22.5%。增漲原因:⑴地膜價格小幅上漲。縣棉花協會監測,4種不同規格的地 膜,平均價格每公斤13.33元,同比漲0.33元,漲幅2.54%。⑵使用面積的擴大。射陽縣今年利用地膜覆蓋移栽的棉花面積占比較上年擴大了9個百分 點。而大豐市因推廣了幾萬畝麥后直播棉,有的農戶購買了地膜鋪行,當然,舊膜再用也影響了此項投入的變化,但就現在推廣的密度、株行距等,畝均用膜投資一 般不會超過20元。
5、燃油費用12元,較上年13元減少了1元,減幅7.69%,主要是機動噴藥次數的減少。棉農反映,用彌霧機治蟲,每畝次耗用的汽油、機油成 本至少1元。至8月末,除后期蟲害防治和部分田塊噴霧催熟劑燃油外,累計投入燃油費畝平10.5元,占年度預計總投入的87.5%。而大豐市許多棉農因嫌 油價高,普遍更新使用電動彌?機,沖電代價遠遠小于購買汽油的付出。6、射陽縣育苗耗材13.9元,比上年13.68元增加了0.22元,增幅 1.61%。其中實耗棚膜(按實際使用年限分攤)10.6元,支架2.8元,固定物0.5元。費用增加系今年新購支架的價格增漲所致。大豐工廠化培育棉苗 多于射陽,因為量的原因,工廠化集中育苗的支出比起新購農膜、支架、肥料等并不高。
三、人工費用。預測本年度人工費用總投入需要1080.9元,比上年1146.9元減少66元,減幅5.75%。雖然工價大幅上漲,而總投入又 減少,主要是用工減少。至8月末,累計投入601.2元,占年度總投入的55.62%。而新棉采拾預計投工將略少于上年,原因是棉花減產,成片面積少,多 為家前屋后,農民可隨空零星采拾。
1、投用工日。匯總多點調查的信息,今年兩地種1畝地的棉花實際用工大約在20.1個(相當于161個工時),較上年22.5個減少了2.4 個。投工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勞作工序的簡化和機械作業面積的擴大。各道工序實際投用工時的具體情況是:(1)苗床整理2;(2)制缽4.5;(3)播種4; (4)苗床管理4;(5)大田耕翻8;(6)移栽6.5;(7)挖墑6;(8)鋤草松土10;(9)施肥4;(10)培土壅根12;(11)治蟲8; (12)整枝打頂12;(13)理墑排水8;(14)采摘56;(15)整曬交售8;(16)拔桿清田8。合計161個工時,按8個工時1個工日折合,約 20.1個工日。
2、已支費用。至8月底除了后期采摘、整曬、交售、棉田管理、清田用工及棉田管理中備用藥物外,已全部到位。累計耗用人工費用601.2元,占 年度總投入的55.74%。其中自投工時近79個,折算9.85個工日,折幣525.01元;雇工費用36.19元,后期雇工在預備工日中調整;機械作業 費40元。
3、工日價格。根據調查,今年的用工價格普遍上漲,而且幅度都超過了10%。⑴自投工日價格。根據當地農民上年人均純收入、農村勞動力負擔的人 口系數和每年可勞作的天數等相關數據綜合測算,今年當地自投工日的單價應為53.3元,(此數為農業用工統計口徑,當地市場勞務工日工資已近100元)較 上年47.64元增加5.66元,增幅11.88%。⑵雇工價格(即從市場招用)。按照實際支付的工資和必要的伙食費支出,分攤到調查面積,工資支付的方 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按日工計算,中等體能的勞動力每個工日的價格由上年的60-80元漲至80-100元,平均漲幅達到了28.57%,二是按件計酬。如 制缽由上年的每丈(約3.33米)12元漲至15元,漲幅也達到了25%。⑶機械作業費。隨著機耕面積的擴大和畝凈作業量的減少,費用也有所降低,由上年 的45元降至40元,降幅12.5%。
四、棉田保險。雖然當地棉花種植面積的投保率基本達到了****,保費標準每畝22元,其中除財政補貼外,需要個人支付的6.6元,占30%, 但由于目前理賠還沒有結果,故暫未列入成本統計。 根據往年的情況,從現在開始到年度棉花生產結束,對包括棉田的后期管理、采摘、整曬、交售以及拔桿清田過程中的實際投入成本,還會有一些變化,但畢竟已到 后期,調整的可能會存在,但幅度不大。整個鹽城棉區今年的棉花生產性成本在1500-1800元之間已基本落定,若按當地預估300-350斤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