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日,山東市場反饋,近期棉花采摘工作已然陸續展開。筆者近期調研了解到:
???? 一、新棉有望下旬大量采摘 棉農期待政策“澤惠”
????據了解,濱州、德州等地有棉農采摘20-70斤/畝籽棉,衣分多為36%-37%,白棉約占40%,淡點污棉55%左右,其余為僵瓣或黃 棉。“總體情況略好于去年。”德州一位棉農表示,近期天氣晴好,日照較強,對棉花吐絮、裂桃*為有利,預計本月下旬棉花即可大量采摘上市。山東西南部的荷 澤、臨清等地8-9日迎來一場中到小雨,氣溫下降,對于未來棉花產量、質量產生一定影響。棉農預計籽棉單產在500-550斤/畝,較去年或略降。至于棉 農心理,主要有二:一是靜待直補細則,觀望對內地是否有直補,再相機而動;二是將力挺籽棉價格。本年度,籽棉成本在152 0173 3840-1400元/畝,較去年增加 約10%。其對籽棉心理期待值在4.0元/斤以上。三是一些包地棉農希望政府落實土地流轉補償措拖,據說河北一些縣市對承包100畝土地農戶給予 400-500元/畝補貼,山東一些種棉大戶希望能夠領取到此項補貼。一位市場人士說,國家政策事關內地棉花生死存亡,目前內地棉農對政策呼聲已高,若不 能滿足恐怕下一年度內地無棉矣。
???? 二、軋花廠“左顧左盼” 富貴險中求
????今年籽棉如何收購,以何價格開秤,多數軋花廠仍然拿不準。還有部分軋花廠已然開秤,但收購進度緩慢。10日,德州某400型軋花廠負責人 說,他們廠于中秋之后正式開秤,籽棉價格3.30-3.40元/斤,可連續三天一兩棉花也沒有成交。為啥?該負責人說:**,棉農認為價格太低,一聽報價 扭頭就走;第二,種棉大戶都在等待直補細則出臺,表示市場方向未定之前,暫不打算賣棉。“其實我們自己也是三心兩意。”該負責人表示,臨時收儲退出,棉價 將由市場調節,這讓大家都產生了一種茫然。因此,遲遲不開秤者有之,即使開秤也把收購價定得很低者有之。關注棉企心態,一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寧肯少收 或不收棉花,也絕不盲目搶收;二是隨大流,車到山前必有路。一部分軋花廠看到大多數都未開秤,因此自己也暫不開秤。對未來如何收購、如何銷售基本“沒 譜”,認為車到山前必有路。三是把新疆棉、電子盤作為“風向標”。某軋花廠老板說,今年新疆棉和鄭棉期貨將對棉價起指導作用,跟著走或做套能“險中求富 貴”
???? 三、紡企已“求棉若渴” 棉價存在上漲可能
????山東棉紡織業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濱州、德州、東營、青島、聊城、濟南等地聚集著多數紡企,目前紡企原料庫存怎么樣?“數量很低,有的 *揭不開鍋了。”不少紡企這樣說。10日,德州某紡企反映,其目前原料庫存僅余18天,近期若沒有棉花補充,未來生產可能會受到影響。昨日,一位軋花廠負 責人說,近期不少山東紡企到處“尋棉問價”,購買意愿非常強烈,報價也相當大方。“多數超過16000元/噸,有的達到16500元/噸。”該負責人說, 可惜如今手頭無棉,如果新棉在手,其成本應該在14500-15000元/噸之間,純利在1000元/噸以上。紡企這種需求能保持多久?應該能至11月中 上旬左右。原因:一是新疆棉大量出疆或將在11月中旬左右;二是內地軋花廠或在10月中旬大量開秤,但棉企與棉農的搏弈不可避免,估估皮棉大量上市也將推 遲至11月上旬或中旬。三是紡企手中配額較少,外棉大量通關可能性不大;四是拋儲在明年3月份之前重新啟動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預計至11月上旬, 國內皮棉價格或在16000元/噸一線波動,高于市場14500-15000元/噸的預計;第二,11月份之后,隨著棉花的大量上市,棉價或隨之下滑。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