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初期,病葉邊緣稍向上卷曲,葉脈間產生淡黃色不規則病斑,葉脈附近仍保持綠色。隨著病勢的發展,病部顏色加深,葉片呈掌狀花斑。剖開莖稈,莖稈內維管束顯褐色或黑褐色條紋。這是區別缺素癥、藥害等的主要依據。
????對枯黃萎病的防治,建議選用①80%乙蒜素類的藥劑152 0173 3840倍液噴霧或灌根;②50%多菌靈800-1000倍液噴霧或灌根;以上藥劑灌根時可每15千克藥液中加入“802”10毫升、98%磷酸二氫鉀30克,每株灌藥液100-200毫升,灌根的效果優于噴霧。
? ? ? ? 二、棉花缺鉀癥
? ? ? 當土壤缺鉀或因土壤狀況棉花不能吸收鉀,以及氮、磷、鉀比例失調時,下部葉片*先表現鉀的缺乏,顏色褪綠變黃,缺鉀癥自下而上發展,癥狀 由葉緣到中央,由葉尖到葉基。如果長期缺鉀,則全株發病,葉片皺縮、發脆,葉片卷曲、焦枯,呈紅褐色以至干枯脫落。我市土壤嚴重缺鉀,因鉀易流失,往往大 雨過后,田間立即顯現,并且砂性土壤表現尤為突出。
? ? ? 棉花生長期出現缺鉀癥時要及時補施鉀肥,每667m2(畝)追施鉀肥5-10千克。除土壤追施鉀肥外,應葉面補施,選用磷酸二氫鉀等葉面鉀肥,每隔5-7天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