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日前,湖北省正式下發《
而湖北省棉花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楚天金報稱,由于供需失衡、國家取消收儲政策等因素,壓縮棉花種植面積將是大勢所趨,“目前,棉花產業鏈條各個環節都在觀望”。
棉花種還是不種,也成了一個問題。
種植面積或減至14年前水平
照往年,幾場春雨過后就該種棉花了,可今年一切變得不確定起來。“種果樹的話,就要等幾年才能回本”,昨日,在電話那頭,湖北黃梅種棉大戶王永元告訴記者稱,由于擔心繼續虧損,他將考慮改種點別的作物,“國家不收儲,大家現在都在觀望”。
其實,“種什么”已經成為我省百萬棉農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就在一周前,湖北省正式下發《意見》指出,以增效為目標,湖北省將重點調減單產水平低于80公斤的低產、分散棉區的種植面積,積*探索改種蔬菜、瓜果和果樹等高效作物。
做了20多年的棉花加工,李虎也感到有點不知所措。“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利潤只有幾個點。”荊門某棉花加工企業負責人李虎介紹,近年來,隨著原料、人工以及各種費用的不斷上升,公司已經處于微利狀態,“一旦棉農減產,成本壓力就會更大”。
卓創棉花行業分析師孫立武預測,棉花種植面積已經連續三年下降,今年,很可能會跌到2000年前后的種植面積。
融資難加重企業負擔
實際上,我國棉花行業的擔憂早已埋下。“國內棉花價格高得不正常。”孫立武對記者分析稱,自2011年起,國家實行棉花收儲政策,“只要你種,國家一般都會收購,價格有保證”。
但另一方面,國內紡織企業又盡可能地用進口棉,孫立武說,“每噸國外棉要便宜幾千元,質量有保證”。據金報記者粗略統計,目前,每噸棉花內外差價在4000元左右。
除成本壓力,融資難也成為棉紡企業的一塊心病。
據中紡聯統計,國內有近四成棉紡企業融資利率比基準率高10個百分點以上,相當企業都被迫接受承兌匯票業務。“加工企業對資金鏈要求很高”,上述棉花加工企業負責人坦言,對利潤空間本就不高的棉紡企業而言,過高融資成本已經讓很多企業在“白忙活”。
對此,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