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中日雙方的統計均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對華出口跌入低谷。有分析認為,除中日外交關系持續緊張因素的影響外,中國基礎設施投資的放緩也進一步 抑制了日本對華出口。專家指出,短期內中日貿易和投資發生明顯好轉的趨勢并不明顯,中日政治關系沒有明顯改善也給兩國經貿關系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日前稱,今年上半年日本面向中國的出口總額為614.3億美元,降至4年來*低水平,同比降幅由去年下半年的14.8%擴大至16.7%。
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雖與日方略有出入,卻傳達著同樣的信息:上半年,日本對中國大陸出口76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8%。
中國對日本產品需求下降
隨著日本對華出口下降,美國5年來首次成為日本*大的出口市場。今年上半年日本面向美國的出口額達到655.6億美元;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 據表明,上半年韓國對華出口增長11.6%,臺灣對大陸出口增長36.8%。橫向數據比較說明,中國似乎已不再是日本商品的“樂土”。
從各出口品類來看,日本對華出口主力產品——一般機械的低迷在很大程度上拖了總體數據的“后腿”。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中國研究部在一份報告中稱, 面向中國的建筑和采礦設備出口同比下降了61.6%,原因是“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放緩”。此外,中國私人消費下滑還導致日本面向中國的數碼相機等影音設備 出口下降了47.7%。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指出,除日本外,德國也向中國出口大量建筑設備。但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德國對華出口額并未出現類似的“猛跌”,因此,日本對華出口數額的變化并不能證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國際貿易投資室主任馮雷也持有類似觀點,他建議對各行業進行具體分析。
馮雷認為,數碼相機等個人消費品的出口下降應該與中國市場對日本商品的抵觸情緒有關。但在建筑和采礦設備領域,國際貿易的交易周期一般都比較長,今年上半年實現的交易額有可能是前年談判的結果,所以它體現的有可能是當時中國這些行業對未來的預期。
此外,這些商品單價很高,如果企業采購不像個人消費品那樣均勻分布,而是集中在一個區間內,各年的交易額度有可能會差別很大。
貿易和投資共“冷”
貿易不景氣的同時,日本企業對華投資也變得更加謹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31.1%。相比之下,日本對東盟國家的投資額則較去年同期增加55.4%。
“投資情況變化與政府的政策關系更為緊密。”馮雷告訴記者,“與貿易不同,國際投資中政府的參與度一般很高。”日本政府一貫號召本國企業降低單一在中國投資的風險,推行“中國+1”的政策,這使得日本投資格局在中國和東盟之間呈現當前的局面。
中日之間貿易和投資的關系非常緊密。“有很多產品是從日本出口原料、機器到中國,核心技術也是日本的,只是在中國生產,*后將產品回銷到日本或者是其他市場。”趙玉敏說,“所以日本在中國投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兩國之間的貿易。”
趙玉敏認為,現階段日本在中國的投資熱情逐漸轉移至東盟,體現了日本利用經濟全球化重新進行海外布局的策略。“日本在東盟投資、建立生產基地,*終產品向中國出口可以享受中國和東盟自貿協定的優惠,這比日本在中國投資的效果更好。”她說。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短期內中日貿易和投資發生明顯好轉的可能性不大。”趙玉敏直言,“安倍內閣無視國際輿論參拜靖國神社,以及安倍本人在戰歿者追悼儀式上講話所透露出的信息,給中日政治關系改善造成了新的障礙,同時也給兩國經貿關系增加了不確定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