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 在人民幣成為中美核心議題的當口,中國3月份出現的6年來首次月度外貿逆差,形勢頗為微妙。
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似乎在減弱,但分析人士認為,這并不表示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會改變。長遠來看,強勢人民幣也符合中國的戰略目標。
?????? 貿易逆差緣由
?????? 海關總署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外貿順差為152 0173 3840.9億美元,減少近八成。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314.6億美元,增長42.8%。其中出口1121.1億美元,增長24.3%;進口1193.5億美元,增長66%。當月貿易逆差為72.4億美元。
在分析出現逆差的原因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主要是由于我國經濟企穩回升態勢進一步鞏固,國內消費不斷擴大和持續升級,帶動了進口的快速增長。”
?????? 3月份,我國原材料的進口需求強勁增長,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明顯上升。姚堅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將在2009年減少1000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度下降。
??????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3月份外貿逆差的主要原因,是進口增長意外強勁。一季度中國經濟過熱,GDP增幅或將達到12%,同時進口需求強勁,進口價格大幅上升。例如,原油、鐵礦石和紙漿的進口價格分別上升了101%、21%和55%。預計二季度進口增長將放緩至45%,下半年則降至 30%左右。
“替罪”的匯率
?????? 姚堅還表示,在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我國貿易順差持續減少,3月份出現逆差,這再次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影響貿易平衡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匯率,而是市場供求關系等其他因素。
?????? 姚堅此言多少也是在回應美國國會山的邏輯——“人民幣人為低估導致中美貿易逆差,而逆差又造成美國失業率增加”。
?????? 事實上,數據也表明讓人民幣升值并不能減少雙邊貿易逆差。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1%,但那一時期美國的貿易逆差卻從2020億美元擴大到了2680億美元。
?????? 訪華的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選擇了在匯率問題上保持沉默,只是表示將來中美兩國,會有很多專門對話的場合,同時美國和中國等其他國家之間也有談及經濟問題的對話場合。在幾天前(4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進行閉門磋商后,美方也僅僅發布了一份平淡聲明,未涉及任何實際內容。
而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指出,當任何國家發生經濟下滑的情況,你都會看到貿易保護主義或者孤立主義情緒,而選擇一個指責對象是十分容易的。
?????? 在昨日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的“亞洲區域金融合作的創新思路”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鄭新立提出,現在希望人民幣升值的建議損害了美國消費者利益和美國企業利益。
?????? 在中國方面,現在出口產品里,一般貿易出口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部分產品不可能轉為美國來生產,也不可能增加美國的就業,只能增加美國消費者支出的成本。
?????? 一個有趣的分析也證明了鄭新立的觀點:一部蘋果(Apple) iPod生產成本為150美元。不過其中只有約4美元是中國創造的附加值。但150美元的總成本就都被算作是來自中國的進口,令美中貿易逆差擴大。
?????? 內生性升值壓力猶存
?????? 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似乎在減弱,但這并不表示自2008年中以來有所減緩的人民幣升值步伐年內不會改變。因為中國國內還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通脹壓力,而長遠來看,強勢人民幣也符合中國的戰略目標。
?????? 申銀萬國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中國全年出現貿易逆差的可能性不大,實際上自1993年出現122億美元的逆差以來,再也沒有出現過年度逆差,他維持人民幣將恢復升值,全年升值3%~5%的判斷。
??????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3月份的逆差數據并不能成為中國規避或者推遲匯率改革的論據。而中國恢復彈性匯率的前景不會受到影響。
?????? 保爾森也認為,更靈活的人民幣匯率能讓中國擁有更多樣的貨幣政策工具來緩解正在上升的通脹壓力,并且能夠幫助中國邁向由內需推動的經濟增長,因此他相信中國*終會采取符合自身利益的舉措。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