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近期,有媒體宣稱,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美國服裝與鞋類企業將對整個亞太地區的整體投資環境進行重新規劃,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將成為這場“變革”中的主要受益者。不過,畢馬威(KPMG)國際會計事務所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產品采購地的規劃*終將在生產速度、產品質量和價格之間取得平衡,從目前看,相比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中國紡織業的制造優勢依然較為突出。
早在年初,紡織業界的大批專家學者就開始了美國紡織業“逃離”中國之說,一時間紡織業的勞動力成本問題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亞太區主席尼克迪南(Nick Debnam)說,勞動力成本并不是衡量各國紡織業競爭力的**標準。
狄南強調,無論在何處投資,完全避免工資上漲的挑戰是絕不可能的。即使在印度,其紡織廠每年工資也要上漲10%;孟加拉國2010年的*低工資水平也翻了一番。“工資水平只是衡量勞動密集型產業競爭力的一個相對參數,而一個國家的勞動力素質、基礎設施建設等將決定行業的*終發展潛力。”
研究稱,中國18~30歲人口規模比較穩定,而且中國還在加緊對紡織業專業人才培養,勞動力素質也因此相應提高。雖然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資上漲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實,但中國勞動力質量和生產率水平遠遠優于印度、印尼等亞太其他國家。
近兩年來,印尼和孟加拉國的紡織服裝及鞋類產品出口大幅提升,比如2010年印尼鞋類產品出口增長42%;受益于歐盟的優惠稅率,今年1月~7 月,孟加拉國紡織品出口增長43%,達到152 0173 3840億美元。但這兩國連同越南、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他亞太服裝制造國,其目前的生產規模還遠遠無法與中國抗衡。
研究指出,通過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和完善基礎設施,擁有9個世界排名前50位的集裝箱港口的中國,其“采購吸引力”仍舊不容撼動。中國高速公路和鐵路網的建設也意味著,中國內部市場又興起了新的發展機會。因此,美國投資者依然看好在中國的投資前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