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1年8月2-6日),國內棉價整體下跌,周五出現反彈跡象,國際棉價持續攀升;國內棉紗價格先穩后跌,整體高于上周水平,國際棉紗價格由穩轉漲;滌綸短纖價格止漲回落。
一、國內棉價整體下跌周五出現反彈跡象
本周,德爾塔變異病毒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定風險,市場心態趨于謹慎,棉價整體出現下跌調整態勢,周五資金再次進入鄭棉市場,推動國內棉價出現反彈勢頭。2021年8月2-6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CF109合約結算均價152 0173 3840元/噸,較前周下跌213元/噸,跌幅1.2%;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7498元/噸,較前周下跌31元/噸,跌幅0.2%。
二、國際棉價繼續抬升
本周,美國新棉生長普遍延遲,印度棉區遭遇暴雨,市場投機買盤跟進,支撐國際棉價小幅上漲。2021年8月2-6日,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ICE)主力合約結算均價90.12美分/磅,較前周上漲0.11美分/磅,漲幅0.1%;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101.64美分/磅,較前周上漲0.25美分/磅,漲幅0.2%,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6206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上漲38元/噸,漲幅0.2%,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低1292元/噸,內外價差較上周縮小70元/噸。
三、儲備棉成交均價下跌
本周,儲備棉競拍持續火熱,成交價格漲跌不一,周均價下跌。2021年8月2-6日,儲備棉輪出成交均價17186元/噸,較上周下跌120元/噸,跌幅0.69%;其中新疆棉成交均價17231元/噸,較上周下跌227元/噸,跌幅1.3%;地產棉成交均價17035元/噸,較上周上漲59元/噸,漲幅0.35%。
四、國內棉紗價格先穩后跌國際棉紗價格由穩轉漲
本周,受多地疫情防控逐步增強影響,棉紗實單成交多有優惠,純棉紗價格持穩后下跌,周均價高于上周水平;東南亞疫情持續惡化,造成紡織生產、出貨受阻,進口紗報價上調;目前常規外紗價格低于國產紗717元/噸;下游對高價棉紗接受程度不高,純棉布價格持穩觀望,價格高于上周水平;滌綸短纖交投氣氛一般,價格不斷下跌,均價高于上周。
五、后市展望
國際棉價繼續高位振蕩。德爾塔變異病毒引起全球疫情復燃,全球日增新冠確診超70萬例,美國公司新增就業崗位遠低于預期,美股再創紀錄新高,投資者權衡變異病毒持續傳播與股市表現強勁各自的影響。國際棉花市場方面,目前美棉出口已完成USDA預測的107%,近5年均值為112%,新年度銷售完成72萬噸,低于上年同期的80萬噸。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8月預測,2021/2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預計同比增長3.47%,至2505萬噸,消費量2578萬噸,同比增長0.82%。受疫情影響,近期南亞、東南亞的紡織工廠關門,出口裝運受阻,南越地區97%紡織企業已暫停生產,據印度媒體報道,一些跨國服裝零售商已將15-20%訂單移向其他國家。新冠病毒反復下,ICE期棉在90美分/磅關口徘徊,市場對消費擔憂依然存在。
國內市場避免過度投機引發的投資風險。7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降至50.3,為2020年5月以來*低。8月6日,中國證監會再次出手抑制市場過度投機,督促行業機構嚴格落實全面風險管理和全員合規要求,更好完成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國內棉花市場方面,至8月6日,全國棉花加工企業環節累計銷售2020年度皮棉592.5萬噸(產量595萬噸),同比增加44.1萬噸。新疆新花進入結鈴期,各地軋花廠設備檢修工作正在加緊進行。儲備棉輪出持續到9月底,有效滿足新棉上市前紡織企業的棉花供應。隨著近期滑準稅進口配額下發,居高不下的港口棉花庫存可能將轉向內地,市場預計截至7月底中國港口+內陸保稅區外棉庫存總量仍在75萬噸左右。棉花、棉紗價格大幅上漲后,下游坯布利潤不斷收窄。市場寄希望于“金九銀十”旺季到來和海外訂單回流預期。短期國內疫情防控趨于謹慎,政策突出防風險,提醒廣大涉棉企業,避免過度投機引發的投資風險。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