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
全球疫情能否控制住對商品反彈至關重要。目前疫苗已經應用于臨床試驗,真正推向市場還需一段時間。近日,不少國家開始放寬限制措施,意大利將從5月4日起逐步復工;西班牙新增新冠病例持續(xù)下降,考慮放開限制措施;法國將公布解封方案,伊朗不同區(qū)域根據疫情推行不同限制措施;就連美國新冠疫情*嚴重的紐約州也提出重新開放計劃。歐洲和部分亞洲國家疫情已經出現拐點,疫情趨于穩(wěn)定,恢復提振經濟已是箭在弦上。不過,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疫情正處于爬坡階段,英國擔心二次爆發(fā)也暫緩解禁。
國內有關專家表示,今后經濟發(fā)展主要取決于全球疫情,按照當前形勢,二季度應該比3月份略好一些,疫情在全球蔓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經濟發(fā)展情況很難預測。
由于棉紡產業(yè)鏈較長,疫情對終端的影響將會逐步傳導至原料端,并非一蹴而就跌到位。縱觀2008年初爆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對
多舉措刺激消費 實際效果有待觀察
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以后,我國政府為提振經濟一直在倡導、鼓勵消費,給市場注入活水,截至目前,政府已經陸續(xù)出臺了各種優(yōu)惠舉措,促進家電、汽車、餐飲等領域的消費。
在線下消費遭遇史無前例的沖擊的同時,線上銷售怎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22152 0173 3840億元,同比下降0.8%。從品類情況看,服裝鞋帽等1-2月的銷售額下降明顯,3月有所緩解。可見,今年疫情對線上線下服裝銷售均造成了沖擊。
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增加消費和收入減少這對矛盾。2020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分產業(yè)看,**產業(yè)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yè)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yè)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工業(yè)產值的下降,伴隨的是在崗人員收入減少和失業(yè)人數增加。
人社部專家介紹,今年3月份全國城鎮(zhèn)調查失業(yè)率5.9%,就業(yè)形勢較往年更加嚴峻。一季度末,全國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增長了0.04個百分點。員工收入減少,同時面臨的房貸車貸壓力加劇,非必需品消費大幅下降。
短期之內消費增加和收入減少難以調和,降價促銷會有效果嗎?根據筆者在商場調查,今年服裝零售價折扣力度要高于去年,但價格對比現在的經濟形勢仍然處于偏高位置。特別是新季衣服,定價明顯缺乏誠意,比如某大眾品牌一款以棉花纖維為主的男士短褲,售價199元/條。
即使國內棉花價格巨幅下跌,傳導至服裝零售終端也會有很高的溢價,因為原料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很小。人員工資、店鋪租金、產品研發(fā)、品牌宣傳費用占據主要部分,并且該部分成本都是逐年遞增,一旦價格漲上去很難再降下來。
以T恤為例,每件重量一般在200克左右,每噸棉紗按照售價20000元/噸計算,折合每斤(500克)棉紗10元,一斤棉紗織成的布料可以做2件半左右的T恤,*原始的原料成本也就在4元/件左右,即使按照每件T恤10元的原料成本(印染、織造、損耗等支出有限)計算,動輒100元以上的零售價格,顯然原料只占很小的比例。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料價格下降,很難撼動終端售價。要想真正刺激消費,除了基礎的經濟手段刺激以外,更需要社會經濟活動的良性運轉。
毫無疑問,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延長放假時間不失為企業(yè)減少損失的一種辦法。一邊是抓緊復工復產,一邊卻是產品不斷積壓,面對生產與銷售矛盾,企業(yè)簡單粗暴有效的減壓辦法就是放假。
出口轉內銷市場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在全球經濟衰退過程中,抗風險能力弱的企業(yè)將會**倒下。國內經濟發(fā)展被國外疫情拖累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很難風景這邊獨好,一旦國際市場受阻,國內市場短時難以消化過剩商品,內銷市場的競爭必定只會更加激烈。
另一個現實是,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降速,國內服裝消費占比也一直呈現下降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2018年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逐年增長,但增速逐年放緩。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增長8.4%;其中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338元,增長3.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5%。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增長8.6%;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338元,增長3.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2%。以上數據不但表明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增速慢于其他消費增速,而且衣著消費額同比也是下降。2020年這一比例仍有可能繼續(xù)下降。
“兩會”即將召開重磅內容值得關注
任何一個經濟體恢復元氣都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兩個月經濟和消費數據被寄予厚望。“五一”到來前夕,市場傳來令人鼓舞的消息,延期兩個多月的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于5月22日盛大召開,這在當前抗擊疫情的重要時期具有特殊的意義。在當前世界各國疫情出現緩和的節(jié)點上,“兩會”的成功召開預示著我國經濟和社會活動將更加趨于正常化,為今年經濟發(fā)展的拐點增添強大動力,這對促進棉花消費、推動全社會和全球經濟發(fā)展、重新建立信心都具有*其重要的意義。讓我們期待“兩會”給棉花市場暗沉的天空帶來久違的亮光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