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金三銀四”傳統旺季即將遠去,
從市場表象來看,當前棉市不旺,主因在市場購銷平淡,買賣雙方操作謹慎所致。造成當前局面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幾點:一、短期國內供過于求格局仍未打破,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4月4日,全國新棉銷售率59.5%(其中新疆銷售率為58.3%),基本與去年持平,但目前大部分資源主要集中在貿易商環節,供應寬松的局面仍有待隨時間改變;二、下游產品端消化緩慢,庫存回升,加之近期進口紗大量增加,國內紗線價格承壓小幅下降,而且棉紡織企業各環節嚴格控制庫存,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三、從3月份開始,儲備棉開啟公檢,輪出消息傳出后,下游紡企等待低價國儲棉補庫意愿強烈,部分企業減緩采購節奏或減少訂單數量,棉花購銷節奏難有提升,加之增發80萬噸滑準稅進口棉配額公告發布,牽制了前期市場的非理性炒作,而業者保持觀望的心態也較為濃厚。
筆者認為,棉花后市機會或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此次儲備棉輪換公告提及國家有關部門將根據儲備棉實際輪出情況和棉花市場供需情況安排輪入,業者對后市充滿希望;其二,此次安排輪出儲備棉數量為100萬噸,遠低于往年近300萬的輪出量,今年儲備棉市場“僧多粥少”;其三,根據部分承儲庫反饋,目前儲備資源以低等級地產棉為主,恰好滿足市場對低質棉的需求,加之前期市場對此消息的利空基本已經消化,所以此次輪出對市場影響有限;其四,國內現貨棉價緩慢上移,加之持貨棉商倉儲、資金利息等成本逐漸增加,待漲心理或逐漸形成共識,后期成本端支撐將越來越強。
*后,中美貿易磋商向好發展,后期達成相關協議概率較高,尤其市場多次提及中國或落實采購美棉具體細則,對外盤及整個國際市場形成利好,屆時也有望提振國內棉價。
由此來看,棉花后市機遇仍存,業者可提前規劃合適方案應對,同時要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調控,適時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購銷策略。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