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主持人:企業面對市場上的不確定性,可應對的策略是什么?
陳濤: 參加好幾個會都在說不確定性,那就做確定性的。我認為股票市場確定性高,股票里面我更看好“科創板”或者是“股指期貨IC”。題外話。
說到正題—棉花,盡管不確定,也有確定性,每天的行情代表了它的方向和走勢,有一定的道理。我對棉花從短期到中期、長期都看多,就是易漲難跌。
短期兩個因素:**是中美談判。美方和中方的焦點農產品確實很失望。眾多農產品中只有棉花提的不夠。美國農業部部長公開宣布要增加每年300億美元的出口,中國要增加300億的進口。當前美國的交易量也只有200多億,大豆都算在內,接下來再增加300億,這是不可完成的事。 **,我們不需要那么多;第二,美國也沒有那么多東西提供給我們。但是已經定調了,接下來就是去做的問題了。
對于棉花,聽官方講要輪入要進口,我認為沒什么好討論的。過去也是這樣的,現在更清楚了。因為本來缺棉花,我們自己從國內輪儲的話就是在和國內企業搶原料,國際上有那就可以解決增加國內儲備的問題。短期而言,儲備如果進來的話,過去已經炒作過一段時間,經歷失望和放棄,現在又炒作起來。如果我們進口棉花,一種是通過商業、企業,國內市場自由的進口,另一種是通過儲備進口。如果國內棉花基本上不缺,要企業再進口就如同去年的配額問題,完全沒這樣的需求量。
第二個可能性,如果國儲輪入進口棉,那就是把全球剩余棉花的一大部分或者一部分,由一個可供的、有效的供應量變成無效進行儲備了。美國的平衡表很緊,我們平衡表沒有改變。如果美國平衡表想改變,緊張了,就像我們看到的,可以漲了。我不相信,我有感覺到我們現在真正的采購大量的美棉開始了,如果開始的話,我們現在看行情不是一兩分錢,而是幾個漲停板的問題。因為美國的庫存只有90多萬噸,庫存量并不多,如果我們買50萬噸,你想要200多萬的庫存是不可能的。但是7月底,8月、9月怎么過?所以30萬噸就夠用。這個市場你不想要再回到什么70多美分的問題,7字頭已經看不到了。
如果國儲輪入國產棉。美棉漲了,國內企業買什么,缺口還是買美棉,買外棉。美棉漲了,其他國家印度棉、巴西棉、澳棉不可能跌,定價周期在美國,這是我們的不確定性。但是目前確定性更大的是進儲備,而不是讓我們明年去買。去年我們有很多配額用不完,來不急買,時間也不允許,或者有一段時間國內的棉花應該是倒掛便宜,為什么要去買高價進口棉呢?美棉90多美分的時候我們多少錢,所以很簡單,這也是看漲的原因。
第二個就是國儲棉輪出,這個是不確定。去年我認為的輪出也實現了,只是10月份延期輪出,一個月60幾萬噸是不應該出現的問題。輪出之后把市場壓到現在,導致庫存巨大、商業、倉單加上儲備棉都非常充足,新疆棉、尤其南疆棉根本賣不動。就是因為儲備庫存太大。但是儲備為什么沒有像過去,如2013年在3月1號宣布開始輪出,原因很簡單,說明當前我們不缺棉花或者價格不夠高。不夠高就得漲,漲到什么程度才會輪出?應該是感覺市場已經很緊張的時候。這是不確定性。但是起碼是要先漲起來,不然棉花在一萬五,一萬三,這時候輪出棉花就是雪上加霜。現在的剩余量和過去要去庫存,本質上必須意識到改變了。國家在應急和有一定庫存保證市場的平穩運行,這是一個性質上的改變。過去是供大于求,國儲庫存壓力大通過輪出投放向市場。所以,短期我們關注的都是這兩個政策。
中長期看,全中國所有的農產品都是在不斷去庫存的狀態。我們清楚過去無數人講,中國152 0173 3840萬噸儲備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消化,才能降到合理位置。事實上我們看到三年多,今年第四年已經趨向合理了,遠遠短于他們的預算。說明我們的需求和消費能力遠比之前想象的大。但是,2011/12/13年的儲備輪入,2015/16/17/18年的儲備輪出和當前市場基本面的供給關系不是一回事,完全由政策決定。我們需求不斷增加庫存不斷下降,再往后看的話,就是要不要輪出,為什么輪出?敢不敢輪出?輪出以后的結果是什么?要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在此之前沒有顧慮,天天輪出,有人要就賣,現在性質改變了。
還記得2010/11年的行情,越輪出越漲,所有行業都有這樣的經歷。庫存到一定程度不是你輪出多少,是你能輪出多少而價格都要漲多少的問題。以后面臨的棉花行情不再是有庫存這一說解救你。決定性因素是市場缺口,是250萬噸還是350萬噸。回想過去三年、四年,每年輪出250到300多萬噸,進口占100萬噸,缺口是300多萬噸,*后年年靠進口。所以從中長線看沒有進口庫存來緩和需求缺口,都要從國際市場解決的話,棉花一漲就多種棉花,明年就多了。明年多是因為今年的單產太低,并不是面積增加多大。90萬噸、100萬噸的生產還得看天氣,但是我們缺口是兩百萬噸、四百萬噸的缺口。
第二,不是棉花貴了、漲了,其他產品可以不種,多種棉花就能解決。問題其他農產品面臨的形勢都是一樣的,并且去庫存到了尾聲,也都需要從市場上補充缺口。全球不能為了棉花一個小品種去多種棉花。
現在看大豆、玉米,都不比棉花便宜,所以中長期來看我們的缺口是確定的。
主持人:您對未來中美貿易摩擦怎么看?
陳濤:中美這次談判接近尾聲,但是尾聲往往是*關鍵的。3月底他們先來,4月初我們再去緊鑼密鼓,而且我自己非常樂觀,對美國及中國的中長期非常看好。大家放心,一定會很吃驚。很多政策改變,市場開放的程度一定是大幅度的,不然不會聽到美國人包括特朗普一再說我們得到滿意的答復和理想的要求。他們的滿意和理想不是中國多進5萬噸、多進10萬噸棉花這個層次上的。回頭看我們WTO承諾是什么?今年看了也會跌破眼鏡,你不會相信,這怎么可能?這次也不會比那個少多少,我們很多行業在開放金融,新的《外商投資法》出現了,我們外資不可以去收購,現在可以了。很多事情潛移默化發生在身邊,注意到的、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都是為這個事情做前戰。但是我們從半市場化走向更開放的市場化,對企業和老百姓的消費,還有我們在國際上的位置等都是好事。
包括知識產權的問題,我們該學習、該偷竊的都拿完了,那些東西都會了,再**的人家不告訴你,你也拿不到,接下來新開發的點就是靠我們自己做到,我們可以做得很好。你不告訴我,我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國家必須有相應的法律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它的價值。
另外關于企業未來布局的問題。新疆的優惠政策是不是可以持續?我們看到無數個好的行業,如果對進口依賴度很高的時候,沿海附近的企業布局才是上策。新疆補貼18600元/噸到結束也不遠了,下一個補貼政策是多少,我們拭目以待,這也是美國非常關注的。另外,配額問題中美談判也應該會談到。無數次內部會議都談到,為什么紗進口不需要配額零關稅進口,棉花的配額這么稀缺,3000塊、5000塊也買不到,有什么道理?我認為誰也講不清楚。提早把紡織行業擠到國外,使它的競爭力大大下行,天天說升級換代,這還用說嗎?企業自己不會做嗎?以后進口所有油脂油料布局全在沿海,接著玉米什么的加工企業靠進口也要在沿海,所以沿海運輸、物流的布局要考慮。
我們的紡織企業在國內個體規模太小。兼并、整合是下一步必須做的事情。中國現在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差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個體的體量太小,導致研發和升級成本都沒有競爭力。借鑒華為體量大,研發占比例多,足夠的體量和足夠的資金研發更**的科技才能有國際競爭力。目前紡織行業太分散,個體體量小需要整合很多企業在一起來抗衡風險,做研發提高行業競爭力。
總結而言,我覺得中美貿易談成對我們改革開放40年,實際上之前靠WTO也好,靠鄧小平南巡也好,下一個中美貿易談判如果成功成為歷史性的意義也好,或者是對我們倒逼靠自己主動走出中國自己的路子也好,都是歷史性的事件,我自己非常樂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