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此前中國工業部門就業人數總量從2014年12月*高峰時期的9977.2萬下降至2018年8月的8058.5萬,其中勞動密集型傳統優勢產業的降幅*大。
紡織服裝業等影響大
中國工業部門就業下降源自多方面因素疊加,從走勢來看,2018年較之2015~2017年下降有加速趨勢,這與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有關。
從勞動密集型部門來看,由于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三成以上集中在玩具、家具、紡織服裝、皮革制品和電器設備制造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并且這些行業的毛利率較低,依賴出口退稅生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對貿易政策波動幾乎沒有抗風險能力。
如果美國征收較高關稅,這些行業對美國的出口可能會停止。并且,由于土地、勞動和其他要素成本的上升,以代工制為主要方式的加工貿易在國際產業鏈中處于“上擠下壓”狀態,面臨較嚴峻的沖擊,由此而來的產業外移可能導致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崗位流失嚴重。
人工智能將擠壓服裝紡織等傳統產業的空間
新一輪技術革命的迅猛發展,是以工業智能化、互聯網產業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科學等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經濟高速增長。
技術革命也將加大人力資源投資成本,短期內技能結構矛盾更突出。新技術革命會使人力資源市場崗位需求結構有所調整和優化,普通的流水線崗位工作人員將受到沖擊。
隨著新入口、新模式、新界面的不斷涌現,原有產業生態處于波動與解構之中。紡織服裝產業互聯網作為一個巨大風口,其萬億市場空間必然催生出很多****的“新職位”。人才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對新型人才的培養亦是當務之急,專業培訓、職業教育市場將是一片新藍海。
如何應對失業風險
要抓住新經濟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開發大量適應新生代勞動力就業取向的高質量就業崗位,促進就業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同時要避免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過程中的不穩定性帶來失業風險,防止部分低知識技能水平勞動者被甩出正規勞動力市場。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無法把控行業調整的“大趨勢”,但是為了不被“大趨勢”淘汰,為了能在行業中生存,我們必須把握身邊能給我們帶來機會的“小趨勢”。
總之,社科院建議,要抓住新經濟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開發大量適應新生代勞動力就業取向的高質量就業崗位,促進就業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同時要避免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過程中的不穩定性帶來失業風險,防止部分低知識技能水平勞動者被甩出正規勞動力市場,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勞動權益和健康受到損害,這也是我國就業政策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