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和農藥管理處副處長湯義武介紹,今年,全區積*推進富硒、有機、強筋小麥標準化生產和打造品牌配方粉試點,全年共形成富硒、有機、強筋小麥3個種植技術規程和4個市場形勢發展分析報告,為小麥生產實現多元化奠定了發展基礎。
“這些面粉顯現出非常好的經濟效益。”湯義武介紹,今年,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出產的“腰站子”品牌有機面粉售價較常規面粉零售價高出7倍,有機純手工掛面售價達每公斤40元,產品銷往全國31個省區市,供不應求。我區的一些面粉加工企業已研發出拉條子粉、打馕粉、牛肉面粉等新疆特色飲食專用面粉,填補了專用面粉生產空白。
全區另一大宗農產品
“今年,合作社引進新型采棉機,可以避免棉花被頭發絲等異性纖維污染,僅此一項可為棉農每畝增收100元左右。”沙灣縣農科金岳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韓波介紹,一臺新型采棉機**可實現作業面積800畝。
“沙灣縣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區域畝均機采棉成本已降至152 0173 3840元,較非試點區域成本投入低400元—900元。”湯義武介紹,今年,北疆主要產棉區開展了機采棉降成本和智能化種植生產試點,通過試點形成了機采棉免烘干軋花工藝規程,進一步促進了機采棉節本提質增效。南疆一些產棉區通過大型龍頭企業大規模流轉農民土地,推進了棉花的適度規模化種植,為南疆機采棉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全區玉米生產也有了新變化。全區開展了制種玉米、特種玉米和無膜玉米生產試點,形成5個生產技術規程和5個經濟效益及市場開拓分析報告。湯義武介紹,通過開展生產試點,一些試驗區無膜玉米與覆膜玉米單產縮小到近100公斤,探索出了玉米環保低成本種植模式,具有廣泛推廣前景。還有一些地區圍繞玉米產業,加大對純玉米面粉及玉米面系列產品的研發,味精、雜糧、休閑食品等玉米精深加工產品陸續得到開發,玉米產業的產業鏈不斷延長,附加值進一步提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