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國際棉價整體上漲國內棉價低迷
——中國棉花市場周報(2018年10月15-19日)
本周,國內棉價持續低迷,國際棉價整體上漲;內外棉紗價格延續下跌態勢,滌綸短纖繼續走弱。
?
一、國內棉價持續低迷
?
本周,新棉陸續入庫公檢,皮棉銷售進度緩慢,國內棉價持續低迷。10月15-19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52 0173 3840元/噸,較上周下跌67元/噸,跌幅0.41%;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5462元/噸,較上周下跌60元/噸,跌幅0.39%;代表全國主產棉省(區)白棉3級籽棉折皮棉均價的中國棉花收購價格S指數15284元/噸,較上周下跌71元/噸,跌幅0.47%。
?
二、國際棉價整體上漲
?
本周,中美首腦可能會晤消息,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加上美國颶風“邁克爾”影響,國際棉花價格有所上漲。10月15-19日,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78.19美分/磅,較上周上漲0.88美分/磅,漲幅1.14%;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為86.50美分/磅,較上周上漲1.83美分/磅,漲幅2.16%,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927元/噸,較上周上漲307元/噸,漲幅2.1%。內外棉價差1113元/噸,較上周縮小374元/噸。(詳見附件1)
?
三、國內外棉紗價格持續下跌
?
本周,國內棉紗市場持續清淡,新單多被壓價,純棉紗價格繼續下跌;外紗需求疲弱態勢未變,降價拋售持續,常規純棉外紗均價已低于國產紗243元/噸;國內純棉坯布出貨減緩,滌棉布走貨相對純棉布稍好,純棉布價格繼續下跌;滌綸短纖價格隨原料PTA持續走弱。
?
四、后市展望
?
國際棉價上漲動力不足。繼土耳其,阿根廷、巴西等之后,近期巴基斯坦財政深陷債務危機,隨著美元升值,利息升高,新興市場貨幣危機與外債危機四起,疊加沙特記者失蹤,中東政治局勢更加復雜,避險情緒高企,美元獲得避險資金青睞,商品市場更加曲折。基本面上,截至10月14日,美棉吐絮進度85%,收獲進度32%,較前周增加7個百分點;印度國內多數地區的現貨價格已經高于*低收購價(MSP),印度棉花公司(CCI)的MSP收購可能會推遲到排燈節之后進行。消費方面,上周美棉簽約量0.7萬噸,較前一周減少67%,中國繼續毀約。中國對澳棉詢價增多,但并不急于采購,對巴西棉簽約量有所增加。國際棉紗需求低迷,巴基斯坦宣布加征關稅,包括棉紗(5%),棉紗出口預期不振,國際棉價上漲動力不足。
?
國內棉價或持續低迷。國家統計局*新數據顯示,我國前三季度GDP增速為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增速較去年同期放緩0.3%,其中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0.9%,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3.4%。基本面方面,截至10月19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59.8%,同比下降5.2%,累計交售籽棉折皮棉243萬噸,同比減少58萬噸。本周新疆降溫降雪,影響后續新棉采摘質量,受鄭棉走弱影響,新棉收購價格穩中有降,目前新疆籽棉收購價格5.7-6.1元/公斤(衣分40%),3128級皮棉主流報價在15700-16300元/噸,皮棉現貨銷售進度緩慢,下游市場持續走弱,棉紗降價促銷,新增訂單減少。隨著新棉增產預期走強,下游消費信心不足,市場對2018年度國內供需缺口預期有所減弱,短期內,國內棉價或持續低迷,貿易摩擦反復增加行情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