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從5月1日起,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1%。其中,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官方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此外,會議還決定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
圖中陰影部分即此次減稅類別。圖/國信證券
增值稅是中國*主要的稅種之一,2017年中國14.4萬億稅收中,39%來自增值稅。它對產品生產、服務、銷售等過程中價值增加部分征稅。比如超市買賣一包煙,進貨價10元,銷售價20元、增值稅率17%:
?
- 超市買香煙時收到一張增值稅進項發票,票面上標注單價10元、增值稅1.7元(稅率17%)、總價11.7元。
- 超市賣香煙時開具一張增值稅銷項發票,票面上標注單價20元、增值稅3.4元(稅率17%)、總價23.4元
- *終超市需要繳納3.4-1.7=1.7元增值稅,即香煙10元增值部分產生的17%增值稅。如果減稅1%,那就是繳1.6元增值稅。
這同時也說明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即3.4元增值稅并不包含在20元的香煙銷售價中,而是向下一環節的購買方,也就是消費者收取,進行獨立的稅種核算。當核算企業利潤、計算所得稅時,是以不含稅的銷售價和進貨價為計算基礎,然后乘以所得稅稅率。 大多數非金融、財務領域的消費者并不清楚在日常消費場景中,增值稅已經無處不在。 尤其從2012年開始,國務院著手對增值稅進行改革,提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從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開始,逐步擴大到郵政、電信、房地產,以及金融和生活服務業。今天消費者無論在餐廳吃飯還是網上買東西,基本都能拿到增值稅發票,上面寫明產品單價和增值稅,而不再是以前一個籠統的總價。 比如蘋果會在iPhone標價下方標注粗略計算的增值稅及其他稅率。特斯拉也會在公布中國區ModelS售價時,為避免被指責產品定價過高、存在區域價格歧視,給出一套完整的定價公式,里面也會清楚標出關稅以及增值稅的金額。 目前受惠于減稅,包括蘋果、梅賽德斯-奔馳、中石化在內的多家企業已經宣布下調產品價格。256G的iPhoneX從9688元下降到9605元;奔馳根據不同級別車型會有約2000-25000元的降幅;國內汽、柴油*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 這次減稅對不同行業影響有別。據平安證券測算,在減稅對利潤的提振程度上,廢棄資源利用、煙草制造、有色加工冶煉業分別為13.7%、6.2%、5.0%。其他大多數行業處于3%左右的水平,汽車制造與醫藥制造業的受益程度相對較低,分別為2.4%和2.2%。整體大約釋放相當于凈利潤3%左右的稅額。 據發改委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調研,由于增值稅特殊的抵扣機制,受投資周期、資本構成、管理情況等因素影響,從2012年開始實行的“營改增”,直到2017年仍有1.5%的納稅人出現稅負上升,主要分布于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建筑行業、租賃行業等,它們稅負增加的原因是稅率過高但進項又抵扣不足不全。 總體來看,這次降低增值稅稅率對于上游的企業來說,它們由于產品的銷項稅額減少、整體定價調低,利于銷售。與此同時,下游企業需要負擔的進項稅額減少,使其資金流動性增加、提高償債能力,進而提升商業信用,增強融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