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5月15日以來,ICE主力合約在創下近幾年新高87.18美分后掉頭跳水(基金逼倉再次以失敗告終),九個交易日振蕩陰跌后多頭險守77美分整數關口(5月26日夜盤低點77.01美分),跌幅11.67%,一輪暴力過山車行情使多空雙方都損失慘重。從市場表現、技術和供需層面來看,ICE跌幅全面收窄,距底部似乎已不遠,一些國際買家和投機商逢低入市的熱情回升,中國、越南、印度、印尼等紡織廠和貿易商大多不再采用ON-CALL點價方式,而是固定價成交。那么短期來看,ICE已經見底了嗎?筆者的看法是,距離本輪行情底部仍有一段距離,主力合約下破76.17美分、75.35美分的概率客觀存在,買方點價合同應該逐漸介入,但固定價簽約尚早,原因如下:
一、ICE期貨面臨來自外圍市場的壓力增大。5月26日美國將一季度GDP增長率大幅度上調至1.2%(之前僅為0.7%),美修正GDP,表明新一輪加息馬上到來(美國的失業數據已接近充分就業);而*為關鍵的是近日美聯儲官員反復吹風要如期縮表,一些投機和金融機構甚至認為美聯儲很可能從9月份**次縮表,將對全球貨幣市場造成巨大的海嘯,商品如一葉扁舟,只能隨波逐流。一旦美聯儲加息和縮表雙管齊下,全球其它國家被剪羊毛不可避免。
二、2017年北半球
三、ICE倉單仍將持續增長,實盤壓力回升。據調查,受本輪ICE期貨暴漲大跌的影響,美棉銷售方回購和合同違約的數量并不在少數,而這部分資源將迅速生成ICE倉單。加上2016/17年度澳棉上市量連續增長,貿易商抓緊生成倉單以緩解、避免被基金逼倉乃至爆倉的風險,因此倉單生成的動力仍在。某國際棉商表示,5月中旬以來美棉、澳棉、西非棉、烏棉等實際毀約數量比較大,應明顯高于USDA測算的10.96萬包(5月18日前兩周),因為有些延期裝運、處于買賣雙方協商或申請索賠、仲裁的合同未在統計范圍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