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6/17年度以來印度棉花出口持續疲軟,巴基斯坦、中國、孟加拉、越南等主要買家對“質不優,價不廉”印度棉的詢價和簽約持續低迷,而美棉、西非棉及中亞棉(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甚至2017年收獲的澳棉、巴西棉的出口卻非常“火爆”,據統計,截止3月中旬,中亞各產棉國可供出口的棉花寥寥可數,土庫曼斯坦剩余資源不足1萬噸,而印度、巴基斯坦國產棉的消費延遲、滯緩跡象越來越明顯,風險也越來越大。
一方面因印巴盧比對美元升值(創18個月以來新高),導致以美元計價S-6、J34、MCU5等的出口報價再次上漲,不僅印度軋花廠出廠價再次突破84美分/磅,出口商和國際棉商S-6的CNF報價也高于EMOT SM 1 5/32美棉0.50-1美分/磅,持續“倒掛”使印度棉花國際市場占有份額大幅萎縮,而高品質、無三絲的機采美棉、澳棉等卻“突飛猛進”;
另一方面印度、巴基斯坦紗廠采購、使用國產棉的比例連續下降,而美棉、非州棉的進口卻“一發不可收拾”;業內分析,印巴國內棉價較美棉無優勢或優勢不明顯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個主要因素是紗廠高配紗、高支普梳紗和精梳紗的比重擴大、出口上升,而印巴棉通常存在馬值大、斷裂比強度不足且雜質、異纖超標等問題,難以達到紡50S及以上高支紗的配棉要求,紗廠只能通過進口美棉、烏棉、澳棉等來提高紗線品質、提高產品競爭力。
據一些國際棉商反映,2月下旬以來詢價、簽約5/6/7月船期澳棉的中國、東南亞買家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其一、貿易商6/9月船期BEUT(EQ SM)1 7/32、BEUT(EQ SM)1 3/16、BEUT(EQ SM)1 5/32的報價分別為94.25美分/磅、93.25美分/磅、92.25美分/磅(澳大利亞軋花廠、出口商的報價稍低0.30-0.50美分/磅),僅高于C/A? GC 21-2/3-39/40的報價2-3美分/磅,價格和品質上的競爭力較強;
其二、截止2月底,2016/17年度美棉的簽約出口量已完成USDA預測的93%,一定量的美棉資源流入中間商手中,ICE、外棉現貨的寬幅振蕩的風險加大,為了提前鎖定高等級高品質棉花貨源,保證6-9月份供給,順利維持接單和生產,東南亞和中國、孟加拉等國紗廠大多采用ON-CALL模式訂購澳棉;其三、雖然美國農業部的3月份預測,2016/17年度澳棉產量為450萬包(98萬噸),增加152 0173 3840萬包(36萬噸),增長58%,但由于低產的旱地田占比較大幅度提高及降雨非常充足,對2016/17年度澳棉單產下降、品質下滑、出口量明顯低于預期的擔憂加劇;其四、一些歐美等發達國家訂單明確要求澳棉或美棉C/A配棉,中國及東南亞部分紗廠對澳棉的品質、一致性、三絲含量比較認可,考慮到2017年儲備棉顏色級、斷裂比強度下滑比較明顯,而新疆棉、美棉的銷售又到了“強弩之末”,6/10月份的澳棉、巴西棉成為各國詢價、搶購的重點。
據海關統計,2月份我國棉花進口量13.78萬噸,同比增長146%,其中美棉、印度棉排在前兩位。業內分析棉花進口量大幅上漲“合乎情理”。**、展期的2016年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的數量比較大,存在部分紡織廠、進口企業集中“消化”的因素(2月份以后作廢或收回);第二、2016/17年度新疆棉受公路運費上漲、鐵路運力緊的景響,移庫數量較往年下滑,而今年地產棉品級、品質又很“不給力”,內地紡織廠及時采購港口現貨、即期進口棉解決“燃眉之急”;第三、相較于節后國內高品質新疆棉價格的大幅拉漲,外棉表現比較穩定,3月上旬2129新疆棉內地庫報價與港口保稅C/A? GC 21-3-37/38的價差價達到1000元/噸以上(不計配棉轉讓費用),外棉優勢全面顯現;第四、2016年2月份春節因素影響較大。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