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雜交種119(為轉基因和非基因雜交種之和),減2個,減幅1.7%;占品種數的43.1%,增7.9個百分點;占播種面積的20.0%,增3.5個百分點,面積約1128萬畝,實際種植面積與2015年基本持平,絕大部分為雜交種F2代或F3代。其中轉基因雜交種102個,占播種面積39.7%;非轉基因雜交種12個,占播種面積0.5%。
??? 優質棉15個(非轉基因、常規品種),占品種數的6.1%,占播面積的2.3%。其中長絨棉品種5個——新海43號、新海45號、新海37號、新海35號和新海24號等。在南疆阿瓦提縣和阿克蘇市屬鄉鎮種植。受2015年價格的回升拉動,2016年面積大幅增長,達到約220萬畝,皮棉產量約20萬噸。彩(棕)色棉品種2個——新彩棉25號和新彩棉19號;種植面積15萬畝,皮棉產量約2萬噸,種植地區在北疆第七師150團和克拉瑪依農場。
??? 其它(含套老舊品種、代號、自選自留和親本等)42個,減43個,減幅50.6%,占品種數的15.2%,減9.5百分點;占播種面積6.5%,減1.2%。
??? 所有轉Bt基因棉171個(其中常規Bt棉63個,雜交Bt棉99個,其它Bt棉材料等9個),占品種數的62%;占播種面積的46.5%,增19.4個百分點。實際上所有Bt棉之和應占市場份額的80%上下,在全國僅新疆的北疆還有部分新陸早為非轉基因品種。
??? (二)區域
??? 長江品種(系)98個,減23個,減19.0%。黃河116個,減11個,減8.7%。西北50個,減58個,減幅53.7%??梢娙罅饔蚍N植品種數量出現減少的局面,說明植棉面積的大幅減少,品種跨流域“亂引”、“亂種”問題有所下降。
??? (三)優勢品種(組合、系)24 個,減10 個,減29.4 %;占播種面積的83.3 %,增4.5個百分點。
??? 2016年占播種面積0.5%以上(面積28萬畝)的品種(組合、系)24個,依次是:魯棉研24占33.1%,中棉所49占8.0%,新陸中37占7.9%,新陸早45占4.0%,新陸中42占3.9%,新陸中55占3.3%,新陸早34占2.6%,安棉1+占2.5%,新陸早72占2.4%,密禾3號占1.9%,新陸中27占1.7%,新陸中26占1.3%,新陸中38占1.3%,新陸中54占1.3%,新陸中36占1.2%,新陸早67占1.1%,合信13號占1.0%,新陸中34占0.9%,中棉所41占0.8%,新陸早54占0.8%,新陸中47占0.7%,創075占0.6%,新陸中35占0.5%,中棉所63占0.5%。
??? 二、棉花種子技術水平有所下降,市場化程度降低
??? 受植棉面積連續5年的縮減影響,分散產區的自留種比例大幅提升,出現多年不見的播種毛籽新情況,技術水平也在下降。
??? (一)種子技術水平有所下降
??? 監測顯示(表3),2016年棉花生產使用毛子占總用種量的3.3%,較上年增1.0個百分點;光子占18.5%,增12.3個百分點;包衣子占78.3%,減13.2個百分點,主要是西北光子增加所致。光子和包衣子占96.8%,減0.9個百分點。結果表明,主產區種子技術水平明顯提升,而分散產區在下降。
??? 2016年包衣子仍占三大產區的主導地位,但黃河流域毛子比重11.2%增6.3個百分點,光子占3.1%,包衣子為85.6%,此流域毛子占比增幅較大。西北光子和包衣子占比****,光子為28.8%,包衣子為71.2%。
??? (二)種子市場化程度有所降低
??? 監測顯示(表4),2016年農民自留種子占3.3%,增1.4個百分點,主要是黃河流域增長較大,增5.0個百分點。統一供種占23.3%,主要是西北內陸的兵團采用統一供種,且面積比重大。農民市場購買占73.4%,略有下降。分析原因,黃河流域零散種植增加種子市場化下降,西北種植結構調整基本穩定。
??? 三、雜交棉制種面積和種子產量繼續減少
??? 監測結果,2016年全國雜交棉制種收獲面積減少至1050畝(700公頃)(圖2),比2015年減少5.4%,毛子產量1035噸,比2015年減28.6%。制種地點主要在河北的邯鄲、滄州地區與四川盆地,河南較為分散,江蘇大幅減少。制種面積大幅減少的主因,一是制種“人工難找,工價*高”。二是“兩系”等輕簡制種方法沒有取得實質性進步,制種仍需人工去雄和授粉,持續時間長達40天,效率很低。
??? 四、2016年美國棉花種植品種數量增加
??? (一)陸地棉
??? 據美國農業部9月發布的報告[3],2016年全美種植陸地棉品種增11個至103個(另有13個海島棉品種),增12.0%。2016年美國陸地棉面積增16.8%至5775萬畝。全美陸地棉占播種面積0.5%以上(面積28.9萬畝以上)的品種41個,比2015年減少3個,合占陸地棉播種面積的92.00%,減0.47個百分點;其中以NG 3406 B2XF的面積*大占11.95%,其次為PHY 333 WRF,占市場份額的5.88%;第三為FM 2011 GT,占市場份額的5.57%(表6)。
???? 據美國農業部監測報告,2016年全美陸地棉轉基因品種占播種面積的98.7%,減0.1個百分點。5個產棉州種植的轉基因品種達到****,其他幾個產棉州的轉基因品種在95.0%~99.9%之間。
??? 據美國農業部監測報告,2016年美國比馬(海島棉)種植品種13個,比2015年多1個,主要分布在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薩斯州,主要品種是PHY 805 RF、PHY 811 RF和PHY 881 RF(表8)。
??? 2016年全美經營棉種公司9家(表6),其中前5家公司占市場份額的92.95%。**家Deltapine公司,占市場份額的32.6%,增1.45個百分點。第二家Americot公司,占市場份額的22.45%,增16.09個百分點。第三家Bayer Crop Science - Fibermax公司,占市場份額的16.22%,減5.39個百分點。第四家Phytogen公司,占市場份額的12.88%,減2.43個百分點。第五家Bayer CropScience - Stoneville公司,占市場份額的8.80%,減8.13個百分點。
??? (二)海島棉
??? 據監測報告,2016年美國比馬(海島棉)種植品種13個,比2015年多1個,主要分布在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薩斯州,主要品種是PHY 805 RF、PHY 811 RF和PHY 881 RF(表8)
??? 五、討論和建議
??? (一)優勢品種市場份額提升
??? 監測結果,2016年西北新疆優勢品種地位大幅提升,獨占鰲頭的品種為中魯棉研24號,占新疆播種面積的比例達到42.18%;其次為新陸中37號占播種面積的10.06%和中棉所49號占9.07%。這3個品種合占新疆播種面積的61.31%。
??? 四大系列優勢品種(中棉所系列、魯棉研(
(二)審定品種數量大幅減少,源頭控制在繼續
2016年全國初次審定品種為63個(表7),同比減少11個,同比減幅14.9%,審定數量是自2004年(審定67個)以來*少的一年。大省之中,新疆審定數量10個,山東、河北審定9個,可見源頭控制仍在繼續。然而雜交種26個,占審定數量的41.3%,其中還有2個短季棉雜交種,可見這完全是交賬的需要。
??? (三)品種“多亂雜”有所遏制
??? 一是源自植棉面積的減少,二是新疆本地選育品種推廣力度在加大,三是套牌、“假冒”問題仍然存;四是自由種子比例在內地有較大恢復。
??? (四)雜交種二代利用要列入科學研究內容
??? 在支持雜交制種基地建設擴大F1產量的基礎上,近幾年雜交種播種面積仍占20%,其中新疆播種面積很大,全疆常年面積不少于500萬畝,絕大部分為雜交種的F2代或F3代,因此,要把棉花雜交種F2、F3利用問題需上升到科學層面,建議開展棉花雜交種F2、F3利用的遺傳和區域比較試驗研究,從農藝性狀、產量、抗性、纖維長度、強度、細度和整齊度進行全面評價,科學回答什么組合的F2、F3可以利用,什么組合不可利用。雜交種F2、F3利用問題列入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種子崗位科學家的主要研究內容。據了解,一些崗位科學家已在著手研究,取得一些新進展。
??? 《中國棉花生產景氣報告》是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按計劃任務,研究完成并提供的成果,僅供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毛樹春,蘆建華,馮璐.2015年全國棉花種植品種監測報告[EB/OL].中國棉花生產景氣報告396期,2015-1-26
[2]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編著.中國棉花品種志(1978-2007).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CottonVarietiesPlanted,UnitedStates2016Crop,AgriculturalMarketingService-CottonProgram,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Memphis,Tennessee,September2016,http://www.ams.usda.gov.
[4]第十一批停止推廣國家審定農作物品種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295號,2015-9-2
[4]2016年農業部審定作物品種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424號。http://www.szlhsb.com/govpublic/nybzzj1/201604/t20160418_5097771.htm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