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1、實際成交量小。不少內地及新疆軋花廠負責人、棉商反應,近期“只見詢價、看貨,難有實際成交”。這種狀況讓棉企不禁擔憂,怕又是一場“鏡花水月”。
據天津某棉商表示,正月初八復工以來,有不少來自山東、河南及四川的客商來看貨,大家對貨源質量、批量都表示滿意,但聽到價格后,就紛紛搖頭表示轉轉看看,再決定是否購買。“價格明顯是高了,得不到涉棉企業的認可。”該棉商無奈表示,他們其實也很為難,因為上游軋花廠已經把價格漲上來了,他們也只能被動提高產品價格。
2、鄭棉滯漲,給市場留下懸念。昨日,鄭棉主力1705合約收15865元/噸,跌50元/噸。近期鄭棉的“沖勁”明顯減弱,不少“炒期客”開始收手觀望。另外,多頭獲利平倉離場,也給鄭棉帶來不小壓力。
再者,本月的ICAC預測首次發布了對2017/18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的預估,預計2017/18年度世界棉花產量較本年度增加2%,至2340萬噸,造成增產的原因主要是種植面積增加,這也給棉市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
3、囤棉者期待盡快變現。按照常理,市場應該是“買漲不買跌,賣跌不賣漲”,但是,這次情況恰恰相反。據筆者了解,不僅多數新疆軋花廠,就連很多內地貿易商、棉商也都打著“趁高價出貨變現”的心理。據一位河北衡水棉商表示,目前尚有300余噸新疆棉、地產棉,打算盡快賣掉。只要買家付現款,價格比市場價低上100-200元/噸也可以接受。
據了解,由于還貸壓力較大,以及儲備棉輪出即將開始,實際上很多市場主體都不敢囤棉“賭漲”,順價銷售才是大家的共同心理。
綜上所述,棉花雖漲,風險仍大。提醒仍在追漲的企業、棉花人,當下更應謹慎,小心方能駛得萬年船。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