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一、2016年全國棉花產業經濟走向
1、棉紗產量略增,棉布產量減;紡織品出口增速下降,內需平穩增長。1-5月棉紗產量1136.2萬噸,同比增6.62%;棉布產量144.4億米,同比上漲3.98%。上半年GDP增長6.7%,高于紡紗的增速。
上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1250.30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其中紡織品出口524.43億美元,同比增長-0.91%;服裝出口725.88億美元,同比增長-3.83%。
2、國內消費增長持平。1-6月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零售6816億元,同比增長7.5%,增幅低于上年,其中網上銷售增長30.1%。
3、原棉進口大幅減少,棉紗進口降低。1-6月進口原棉43.1萬噸,同比大幅減少50.3萬噸,減幅53.9%;進口棉紗線96.3萬噸,同比降低2.7%。
4、棉價大幅下滑。上半年國內棉價繼續走低。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 3128B)1-6月均價為12341元/t,同比下降1271元/噸,跌幅9.34%(表1)。國際棉價同步下降,1-6月A指數69.07美分/磅, 同比下降1.5美分/磅,跌幅2.12%。7月棉價回升與儲備輪出數量每日3萬噸,未達到每日5萬噸的設計目標有關,國際現貨緊跟國棉上漲。
國內外棉價的差價進一步縮小。2016年上半年
二、2016年棉花長勢和產量展望
據監測和預測,前中期全國棉花長勢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單產呈增長走向,主要特征:
1、播種面積減少。在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和目標價格下調等的調控下,今年春播(栽)面積減幅6.5%至5697萬畝。
2、前中期長勢總體較好。中國棉花生長指數(CCGI)5-7月均值(5月98、6月99、7月102)100,表明前中期全國棉花長勢與去年相當,好于 常年一成,預計單產增長,致7月下旬全國棉花呈豐收走向,預計皮棉總產超560萬噸。特點是全國密度下降,普遍早發,伏前桃和伏桃多。除長江勢弱于去年同 期以外,黃河、西北都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如果中后期不出現大的災害天氣將是一個豐收年景,其中南疆是一個大豐收年景。
3、前中期災害偏輕,但棉田絕收面積增加。一是棉田受災面積2114.5萬畝次,同比減2185.5萬畝次,同比減幅103.4%;其中因冰雹、漬澇絕收 面積45.4萬畝,增加15.4萬畝,增幅51.3%。天氣災害在長江中下游洪澇致災面積457萬畝。黃河7月下旬短時漬澇,但受災面積不大。西北天氣平 穩,*端天氣少。二是病蟲害發揮輕。病蟲害發生面積1600萬畝次,減少20%。其中北疆冷涼天氣特征致“兩萎病”發生面積增加,西北棉鈴蟲發生面積大, 可見蕾鈴危害積大,紅蜘蛛和蚜蟲北疆發生較輕南疆偏重,但程度輕于2015年,受災面積減少一半為1000萬畝次,有利增結成鈴。黃河高溫干旱病害被抑 制。
三、上半年棉花生產現金投入繼續減少,人工費用由增轉減
監測結果,2016年上半年棉花生產現金投入619.72元/畝(表3),同比減27.1元/畝,減4.4%;其中物質費用減1.7元/畝,肥料減 0.30元/畝,減0.1%,主因是多種肥料價格略有下降,但施肥量略有增加;地膜與去年持平。人工費減25.4元/畝,其中主要是新疆用工費用減少引 起,新疆用工費減44.8元/畝。
四、影響新棉價格的幾個因素
1、從性價比看,糧價沒有上調。除早秈稻比2015年降低0.02元/斤以外,2016年國家小麥、水稻價格與2015保持一致,即*低價沒有上調,糧價的穩定有利于棉價的穩定。
2、從期貨看,國內外呈回升走勢。今年棉花期貨走勢各月呈回升走勢,“CF701”7月21-28日比1月回升42.2%,紐約12月結算價7月21-28日比1月回升10.42美分/磅(表4),但因供大于求與消費增長較弱,國內外棉價回升的勢頭削弱。
3、從紡企來看,儲備棉具有優勢。國內外棉價接軌有利提升紡織品競爭力,棉紡企業原料庫存較低,儲備棉成交率保持高水平。至7月28日儲備棉輪出成交159.71萬噸,7月1-28日儲備棉輪出成交量55.57萬噸,成交比例100 %。儲備棉輪出時間延長到9月底。
4、全球經濟復蘇依舊徘徊不前,消費疲軟仍在延續。國際組織紛紛下調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增速繼續放慢。世界銀行從1月的2.9%下調到6月的 2.4%。IMF從1月的3.4%下調到4月的3.2%和7月的3.1%。WTO預計全球貿易增速僅2.8%,認為今年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貿易的 *糟糕時期。
5、從產需來看,產能過剩,庫存保持高位;預期總產增長或持平。USDA7月預計,2016/17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較6月下調14萬噸至2233萬噸,比 上年度增25.7萬噸。全球消費比6月增20萬噸至2430萬噸,增長3.5%。全球期末庫存高位,7月比6月調低75萬噸至1988萬噸,其中中國占全 球庫存的56.6%,巨大庫存將對全球棉價形成壓力。
五、預警新棉價格繼續下降
——目標價格再迎大考。新年度目標價格下調至18600元/噸,如果新棉價格下滑到13000元/噸上下,需補貼差價5600元/噸,又按每7.8畝生產1噸皮棉測算,每畝將補718元,其補貼金額大得不得了。內地補貼將不足每噸2000元。
——受產能減少的影響,今秋出現“賣棉難”的可能性降低。
——看好**,慎重追加配額。建議配額外數量不再追加,減輕國內庫存壓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南疆棉花收購價格回落》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