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本年度儲備棉輪出工作開展以來,“儲備棉”一直是行業的熱議話題。近期,更因為全國部分省份的棉紡織企業集體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儲備棉的相關問題,使之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對此,棉紡織企業建議,延長儲備棉輪出時間,增加日供應量。據記者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經決定將儲備棉的輪出時間延長1個月,但是對于是否增加日投放量仍沒有確切消息。
????紡企面臨“無米下鍋”
????在國家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供給側”改革方針指導下,國家通過采取儲備棉投放政策,緩解紡織企業用棉問題,穩定棉花價格,縮小內外棉價差,提升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并實現國家儲備棉去庫存的目標。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棉花市場的走向卻與政策初衷相去甚遠,棉紡織企業面臨正常生產困難的情況。
????在4月15日發改委、財政部發布的《關于組織國家儲備棉輪出銷售的公告》中已明確指出,正常情況下每日儲備棉掛牌銷售數量不超過5萬噸,具體輪出數量以實際成交為準。如一段時期內國內外市場價格出現明顯快速上漲,儲備棉競價銷售成交率一周有三日以上超過70%,將適當加大掛牌銷售數量。儲備棉自5月3日投放已來,每日投放量既低于3萬噸的日投放量要求,又低于每日5萬噸的市場預期,平均成交率97.7%,近來更是連續多日出現****成交的狀況。
????儲備棉成交出現如此火爆的局面,市場貿易商利用此次機會盡情炒作,不斷拉高棉花期貨、現貨價格,紡企的棉花原料不僅價格高,重要的是不夠用。
????河南新野紡織公司副總經理魯西平主要負責原料采購,他表示,目前公司的用棉問題很緊張。魯西平說道:“6月以來,公司的棉花庫存處于非常低的狀態,但是儲備棉每天只有兩萬多噸的投放量,企業想多買也買不到,市場上的現貨資源又幾乎沒有,為了保證棉花夠用,公司費盡了心思。”
????孚日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按照國家之前出臺的儲備棉輪出政策,在4月底公司就開始壓縮棉花庫存,以防棉花降價,企業虧損。但沒想到,儲備棉開始輪出后,出現了棉花買不到的情況。“公司*近**開3次會議,討論棉花不夠用了怎么辦?現在公司的情況是,訂單飽滿,可是棉花卻不夠用,且棉花的價格一漲再漲。”該負責如此說道。華孚色紡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此前,馬克隆值低于C1級的棉花,公司根本不會買,現在,公司只希望能買到棉花。
????湖北孝棉、山東如意、石家莊常山紡織、山東魏橋等這些大的棉紡織企業均表示,當前企業棉花庫存緊張,希望將儲備棉的日投放量增加到5萬噸,以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據記者了解,河南某些地區的中小型棉紡織企業已經因為沒有棉花可用,出現多家企業停產、限產的情況。
????對此,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表示,儲備棉投放過程中日投放量不足、出庫難、貿易商參與炒作等原因,造成棉花價格快速上漲,棉制產品銷售進一步放緩,對棉紡織實體企業確實造成了傷害。
????按照2015/2016年度輪出總量200萬噸算,8月31日之前可上市儲備棉資源僅為50萬噸左右,平均每天約1.8萬噸,低于紡企的實際用棉需求,市場資源緊張狀況或持續升級,棉紡織企業憂心忡忡。
????產品利潤不斷被壓縮
????因儲備棉投放過程中日投放量不足,紡企資源短缺,棉花貿易商市場炒作氣氛濃郁。近來,鄭棉期貨價格、ICE期棉價格、儲備棉競拍底價、棉花現貨價格出現共振式上漲。快速上漲的棉花價格直接增加了企業原料成本,織布廠以及下游市場卻不接受紗線漲價,市場訂單明顯減少,能夠維持正常生產的棉紡織企業,產品利潤被不斷壓縮。朱北娜指出,從5月份進口數據來看,5月單月棉紗進口數量環比4月增長3.6%。6月份以來,棉紡織企業經營狀況越來越嚴峻,生產不斷下滑,近期不斷有企業陸續停產,我國棉制紡織品國際競爭力再次被削弱,出口訂單減少。
????截至7月25日,2015/2016年度儲備棉累計出庫成交152 0173 3840.71萬噸,當日成交平均價格15170元/噸,*低成交價14470元/噸,較5月3日輪出首日分別上漲2742元/噸、4760元/噸。棉紡織企業5、6月份接的內外銷訂單因原料成本大幅上漲而全面虧損,且因對棉價漲到何時、漲到什么價位難以預測,企業不敢輕易接單。此外,等級越低、品質越差的儲備棉價格漲幅越大,與之相對應的是OE紗、C21支、C32支紗的調漲幅度偏低,因此紡低支紗的中型棉紡織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更大。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山東、江浙、河南等地近一個多月來C21支棉紗普遍上調1000元/噸~1200元/噸,C21支紗報價為20400元/噸~20600元/噸,C32支紗報價為21600元/噸~21800元/噸,C40支紗報價為22600元/噸~22900元/噸,整體價格漲幅遠低于棉花的漲幅。
????那么,用國儲棉紡C21支、C32支棉紗還有利潤嗎?有業內人士認為,紡C32支、C21支紗,對棉花等級、斷裂比強度、雜質等指標要求不高,國內大部分棉紡廠通過降低配棉等級、降低產品紗支等方式主動調整生產,用平均成交價格對應的儲備棉紡C32支、用*低成交價的儲備棉紡C21支紗比較合理。
????據該人士測算,紡C21支針織紗或機織紗,以近幾日儲備棉*低成交價14600元/噸~14800元/噸計算,加上紡紗損耗、加工費,那么出廠成本價為18830元/噸~19040元/噸,銷售時的總成本約為19885元/噸~20100元/噸。如果買方從廠內提貨,紡企尚有300元/噸~400元/噸毛利潤,若運輸至市場銷售,則有可能虧損300元/噸~500元/噸。按此方案計算,目前江浙、魯豫冀等地紗廠C32支A紗出廠價不到22000元/噸,即使買方廠內提貨,紗廠紡1噸C32支紗至少虧損250元/噸~500元/噸,當然如果運至輕紡市場,紗廠虧損或達到600元/噸~1000元/噸。
????日投放5萬噸是否可行?
????大幅上漲的棉價嚴重影響了紡企的正常生產。朱北娜表示,雖然業界對一段時間以來國儲棉投放情況、國內外棉花現貨交易及期貨價格上漲已有認知,但形勢依然嚴峻,關乎行業生存的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應解決的就是儲備棉投放量的問題。如果儲備棉投放時間能夠延長,那么,日投放量能否增加到5萬噸呢?企業疑惑:如果日投放量增加,那么當前“包包檢”的模式是否會拖慢儲備棉出庫效率?
????中國纖維檢驗局處長于小新表示,今年,國家對出庫棉檢驗重新確定了兩點,**是對出庫棉進行包包檢驗,另外完善了復檢制度,如果企業對所購買的棉花質量存有異議,可申請由中纖檢進行復查。目前來看,復檢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也受到了企業認可,基本沒有出現對質量提出質疑的現象,企業拿到手的棉花基本都是符合標準的。對于企業關注的日投放量達到5萬噸,中纖局是否有能力保證檢驗速度的問題,于小新說道,在倉儲環節,除了國家直屬的倉儲庫,大部分代儲倉庫條件比較差,存在一定技術瓶頸,且代儲庫的儲備棉出庫意愿不強,原因是涉及到倉儲補貼,很多倉庫都在拖延出庫。但中纖局一直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力爭提升檢驗效率。在儲備棉輪出公告出臺后,中纖局重點檢查了各地的棉花檢驗室的檢驗能力,如果儲備棉出庫量大,內地中纖檢實驗室容量滿負荷運轉仍不能滿足出庫量,那么,中纖局可以啟用新疆的棉花檢驗實驗室。但目前出庫慢的主要原因是全國各大倉庫的送檢樣品不足。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副總經理楊寶富表示,今年,在機制設置上是歷年出售儲備棉制度*為完備的一年,但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這是行業始料未及的。“歸結到一點,是產業資本受到了投機資本的阻擊,使紡織企業受到巨大沖擊。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負責儲備棉每天的掛牌交易,但是儲備棉每天掛牌多少、出庫多少,交易市場并不涉及。”楊寶富說道。
????中纖局負責檢驗儲備棉質量,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負責掛牌交易,但是投放多少量,投放多長時間,兩家機構都不能說了算。業內人士表示,儲備棉投放時間的延長,已經說明國家政策層面看到了行業的困難,政策開始向棉紡織企業傾斜,對于日投放量5萬噸的期望,企業也只能繼續期待相關政策的調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表示,當前,棉花價格的再次上漲,實際是計劃經濟模式和市場經濟模式的沖突,企業要采取分步走的方式,積*應對。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