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各位上午好!
《提質增效 有效供給》是協會給我的命題作文,我給出一個自己的答案——通過提質增效來實現有效供給。我個人對有效供給的理解,一要滿足市場需求,二要有競爭力;不能只是供應,滿足市場要求但是成本太高也不叫有效供給。
我先簡單回顧一下過去十年
近十年棉花種植面積大的趨勢是在減少的。為什么會有這樣情況?從棉花種植者來說,投入產出比不高。從近幾年的收入與成本來看,除了2010年收益比較好 以外,2012、2013年都是虧的。包括2014、2015年在內,即使有國家政策支持,從棉農的角度來說收益并不能令人滿意,所以植棉面積就會隨之減 少。
植棉成本上升。植棉成本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物質投入。近幾年來,雖然物質投入和土地成本也在逐年增加,但*上升*快影響*大的還是人工成本的變化,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占比越來越大。
政策的變化。2011年以前,棉花行業以市場為主,價格波動較大;2011-2013年,三年臨時收儲政策穩定了國內的棉花價格,雖然現在來看這個政策 有一定后遺問題,內外棉價差大,積累了巨大庫存,但農民收益是有保障的;2014年至今是價補分離,新疆地區實施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內地9個產棉省實 施定額補貼政策,*多不超過2000元/噸。從臨儲政策改為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以后,內地的植棉面積大幅下滑。可以說政策成為影響棉農收入的關鍵因素。
當前的形勢大家都有所了解,全球經濟大勢不佳,消費乏力;原油價格下降,來自化纖的競爭壓力大,而且化纖在不斷的創新升級;國內還有巨大的國儲棉庫存, 消化問題無法回避,不管是輪出的結構還是輪出的規模,庫存總是要想辦法消化的;與國際主產棉國相比,中國棉花生產競爭力不足,成本高,品質要差于澳棉、美 棉。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一直以來是國家政策關注的重要行業領域。我覺得從政策上來講,國家對未來棉花的生產要有一個產業定位,作為*大的用棉 國,我個人認為,保證一定的自給率、穩定一定植棉面積是有利于維護產業安全。
我先簡單對未來的棉花生產進行一下展望。
農業部有一個《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確實如昨天程博士所講,農業并不存在去產能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要調結構。過多 我們可 以減少面積,但是總的農業耕地以及其他資源是一定要確保的。對于棉花的定位是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提升品質、增加效益。提升
依仗市場導向的科技進步。從棉花育種和科研導向說來說也有一 些變化,從育種上來說就是選育耐鹽堿、抗干旱、抗黃枯萎病品種,加強高強力、長纖維棉花品種的選育,通過生物技術都是可以發揮作用的。從栽培的角度來說就 是輕簡化栽培,提高機械化程度,減少人工投入,這方面我們從科研的角度也在做一些積*的工作。提高肥水使用效率,減少肥料和水投入,包括新疆,可能*大的 制約不是土地而是水資源,我們在新疆也有農場,現在地下水的水位是不斷下面的,這種不可持續的情況是無法回避的問題;而保證肥料、化肥盡可能的提高使用效 率,這樣也可以降低我們的成本。
對于植棉者來說,像新疆這樣優勢區域,相比其它作物,有政策支持的棉花相對更有競爭力;對于內地鹽堿灘 涂、旱地、瘠薄地,種其他的沒有什么收成,種棉花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從成本的角度來說,地租成本穩中趨降,農資和人工的價格趨穩,起碼應該不會再上升 了。還有棉花適度規模經營占比提升,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一定的規模效益流轉可能也是必要的手段。植棉的技術水平也有提升空間 。
我個人也 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從政策來看,政策的支持方式也許會有變化,但支持定位應該不會變;面積降幅收窄趨穩,新疆優勢區域更為凸顯,內地面積應該一定會再往 下減;隨著技術進步,新疆面積占比上升,單產或會穩中有升;行業內部各方面在改善品質的意識上越來越強;另外效益為先,高產要讓位于高效;機采棉比例或會 不斷擴大,這可能也是業界的共識。
我就簡單的講這么多,謝謝各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