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千呼萬喚”的國儲棉輪出、輪入細則的靴子終于落地,“關于國家儲備棉輪換有關安排的公告”中明確表示,2015/16年度拋儲時間為5月3日-8月31日,輪出總量不超過200萬噸,輪出的儲備棉由中國纖維檢驗局組織對質量和重量進行全面公證檢驗(包包檢),“多輪出,少輪入”和“國儲外棉優先輪出、存儲時間長的
棉花優先輪出”這兩個原則也完全符合各方預期。對此,一些外商用“穩、準、狠”來形容此次國儲棉輪出,尤其采取輪出價格同Cotlook?A(實則ICE期貨)指數“捆綁”并每周調整一次,真正實現了內外棉花價格聯接、聯動、聯合,有利于維持棉價穩定,提高棉紡織品出口競爭力和我國棉花產業“市場化”。輪儲政策會給國際棉花市場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呢?具體歸納如下:
一、中國成功拋儲有利于全球棉花市場的反彈。從各方統計和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國儲棉花庫存約在1050-1100萬噸,其中以2012、2013年度收儲的棉花為主,20-30萬噸外棉(85%為美棉),占USDA測算2015/16年度中國期末棉花庫存的75.3%-78.9%,占2015/16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的47.2%-49.4%,龐大的國儲棉庫存一直是中國、國際棉價反彈的重要障礙;自2014/15年度中國執行國儲棉競賣,棉花進口量持續大幅下跌,2015年我國進口外棉152 0173 3840.27萬噸,較2014年減少39.64%,2016年前兩月我國共進口15.2萬噸,同比減幅達到53%,因此隨中國陸續成功輪出國儲棉(特別是高等級高品質棉花大量消耗),外棉才會再次有“搶關奪隘”涌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從中長期看,利好大于利空。
二、對ICE、外棉現貨的打壓作用不大。按國儲棉銷售底價計算公式測算,4月18日競拍底價11550元/噸,且向上競價,再加上考慮到毛重和公定差價,3128B標準級的成交價或不低于12000元/噸(毛重);而4/5月船期C/A?SM?1-5/32:″、EMOT?SM?1-5/32″以及SM?1-5/32″澳棉的CIF報價分別為71.8美分/磅、70.8美分/磅、75.9美分/磅,1%關稅下的價格分別為12000元/噸、11840元/噸、12600元/噸,將凈重、級別計算在內,美棉價格基本同拋儲價一致。一些外商認為,中國拋儲或為低等級外棉價格“托底”;再加上USDA預測2016/17年度全球供應量較大幅度下滑,但消費基本持平,棉花供需壓力上升,ICE并沒有多大回調空間。
三、中國市場對ICE、Cotlook?A的影響已大幅減弱,印度、越南、土耳其等消費市場對外商更有吸引力。據統計,截止4月7日,美棉累計簽約出口2015/16年度棉花179.6萬噸,已完成全年計劃簽約量的86%,而中國僅累計進口美棉13.5萬噸,只占美棉出口總量的7.51%,越南、土耳其、墨西哥截止4月7日分別簽約本年度美棉32.3萬噸、31.4萬噸、23.7萬噸,均大幅高于中國。
四、國儲美棉的輪出對港口保稅、即期外棉的銷售或產生一些影響,但不必過分擔心。據統計,目前國儲庫2012、2013年度外棉約20-30萬噸,85%為美棉,存儲時間分別3年、2年,復檢顏色級下降1-2等級,但斷裂比強度、馬值及其它指標變化不會很大,但紡40S及以上精梳紗、高配紗仍有些困難;一方面港口2015/16年度美棉庫存量較往年下滑明顯且集中在少數幾家棉商手中;另一方面4/5月船期的2016年度澳棉銷售正“如火如荼”,而且SM級新棉12500-12600元/噸的價格無論對港口美棉還是即將輪出的國儲棉都是一個不小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