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尊敬的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今天,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在此召開2016’CNCE棉業發展年會。我謹代表中國棉花協會,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和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歡迎!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主辦的“棉業發展年會”今年已是第二屆。去年召開的首屆年會以“新常態、新棉業、新未來”為主題,對新常態下的中國棉花產業發展進行了 探討。從一年多的實踐來看,新常態仍然是我國經濟運行的突出特征,其重要表現就是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經濟的結構性矛盾突出,行業面臨的嚴峻環境并沒有 太大改觀,棉花產業轉型壓力巨大。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供給側改革”的思路,由強調從需求方面的管理向供給方面進行轉換,以往強調投資、消 費、出口“三駕馬車”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現在則是在保證需求的同時,要讓勞動力、土地和自然資源、資本、科技和制度等要素實現*優配置和有效利用,著 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中國經濟下行既有體制和結構性原因,也有周期性問題,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產能過 剩,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從長期看,供給側改革是結構性改革,是要提高全要素的生產能力,包括 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科技的投入、土地資源的有效使用、互聯網+、金融體制的改革等,*終達到供給和需求相互匹配,實現經濟穩定協調發展。
2015年以來,受經濟新常態、市場新變化等多重影響,國內外棉花產業面臨重大調整,國內棉花生產規模急劇壓縮,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棉業轉型壓力巨大。 多年來,棉花生產加工、貿易流通、進口代理、棉紡織生產等快速增長,在加速擴張的同時也掩蓋了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經營模式單一、低效無序競爭、重數量擴 張輕質量提升等問題,制約了產業長遠健康有序發展。隨著全球消費模式的變化和紡織生產要素的全球再造,同時,由于中國棉紡織業競爭力減弱,中國棉紡織產業 海外轉移步伐加快,帶來國內棉花上下游產業結構性過剩的問題越加凸顯。主要原因是,行業生產效率普遍不高,管理粗放,缺乏上下游協同發展機制,這些也是制 約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瓶頸。
如今,中國紡織業經歷了“十二五”期間的轉型調整,技術和產品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持續提升,作為為 棉紡織企業提供原料的棉花產業迫切需要適應這種變化,加快轉型升級,以改革和創新來提升行業整體發展質量,增強產業競爭力,努力與產業鏈整體發展同步。借 此機會,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供業界參考。
一、堅定信心,打好產業轉型和企業生存攻堅戰。
產業發展離不開信心的支 撐。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大宗商品和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棉紡織品消費比重不斷下降,國內棉花高庫存壓力短時間無法化解,生產種植規模不斷縮小,消費持 續萎縮,產業運行面臨諸多困難,內地一些涉棉企業甚至面臨無棉可賣的窘境,而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又促使棉花資源集聚新疆,新疆產業競爭加劇,經營難度加 大,這些困難都是****的,非一朝一夕能夠化解,需要我們集合全行業的智慧和力量,樹立信心,共渡難關。
當然,樹立信心是要建立在堅 實的實際基礎上。從大環境看,當前我國依然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是樹立信心的堅實基礎。剛剛閉幕的兩會明確提出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將保持合理區間,經濟結 構將進一步優化,同時聚焦提質增效,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并對全面深化供給側改革提出了切實意見和時間表。就行業而言,儲備棉輪出的長效機制已經出臺,國家 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通過市場化機制持續消化儲備棉,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穩定市場預期,也帶給棉花產業一次新生的機會。
積*的心態、堅定的信心,是戰勝困難的重要力量。越是困難的時期,越需要不畏艱難,樹立必勝的決心。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我們一定要充滿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氣,有信心就有力量,非常時期,信心無比重要。
二、加快創新,圍繞供給側改革,突出解決產業短板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 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圍繞供給側改革在2016年初提出了“三品戰略”,即:“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對棉花產業發展同樣重要。我國棉花流通業 長期處于粗加工和低水平生產狀態,企業生產管理比較粗放,品牌和質量意識不強。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在促使棉花產業重歸市場的同時,也推 動企業加強了質量管理和品牌塑造,棉花整體品質有了很大提升,特別是棉紡織企業對新疆棉品質的信任度明顯提高。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棉花的供應和下游企 業的需求之間還存在差異,棉花供應“大路貨”現象很普遍,還不能根據紡織生產需求提供更為適銷對路的產品。棉花品質在一些關鍵性指標上與國外高價進口棉存 在明顯差距,迫使一些紡織企業只能選擇國外高價棉花進口。當前國家棉花儲備庫存大大超過正常合理水平,去庫存將成為今后幾年國家棉花宏觀調控的主基調;我 國棉花生產成本大幅度高于國際平均水平,通過推廣集約化、規?;?、機械化生產,努力降低棉花生產成本,是我國棉花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去庫存、去產能、降 成本、補短板是棉花產業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著力解決的幾大問題。同時,棉花產業更加需要通過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升和管理創新來提高質量和效益, 增強企業綜合發展能力。
“惟希望也,故進取;惟進取也,故日新”。心懷希望,不斷進取,創新驅動,才是未來中國棉花產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加速變革,探索適應“互聯網+棉花”的產業發展新模式
自去年國務院發布“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國家已經推出了至少11項具體行動。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攪動了諸多產業的“一池春水”,而“互聯網+”帶來更重要的改變是讓我們放下過去工業時代的思考方式,用一種新的方式去思考未來。
*近有個流行的說法“互聯網+傳統經濟=未來”,未來的傳統產業發展離不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網絡應用技術,而虛擬經濟與傳統產業的結合也自然而然推動了商業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的變革,重塑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了傳統產業。
本屆CNCE棉業發展年會的主題是“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棉業:創新、開放、共享”,可以說緊緊把握住了當前棉花行業發展的脈搏。2015年以全國棉花交 易市場為代表的一些企業在探索“互聯網+棉花”的領域進行了全新的嘗試,把互聯網技術與棉花企業需求有機銜接,線上線下交易相結合,開創了棉花貿易流通新 業態。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提出的“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構建新型棉業發展生態圈”為行業拓展新商業模式提出了可期的設想。但同時如何深入推進互聯網技術和棉 花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加快成長方面,棉花行業還剛起步,還沒有形成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棉花產業從傳統貿易向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型 貿易模式如何走,且走穩,并做強,我們需要謀劃的還有很多,當需在座各位同仁做出艱辛努力。
同志們,朋友們,“創新、開放、共享”是行業發展的永恒主題。“新則通,舊則滯”,讓我們在困難中前行,在希望中奮進,以改革為動力,直面當下的困難,扎扎實實修煉內功,努力探索適應新常態的企業生存之道,共同培育棉花產業發展新動能,謀劃行業發展新篇章!
謝謝大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