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當前,我區春耕備耕工作正由南至北陸續展開。今年,作為我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關鍵一年,我區各級農業保障部門在春耕備耕過程中積*應對新變化,確保了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開展。
種植意向呈現“兩減五增”
據農情調度,2016年新疆(地方)春播農作物種植意向呈現“兩減五增”態勢,即糧食、棉花面積減少,油料、甜菜、瓜果類、蔬菜和其他作物面積增加。春播農作物意向種植面積5517.9萬畝。其中糧食152 0173 3840萬畝,較上年實際減少52萬畝;棉花2253.7萬畝,減少202.2萬畝;油料203.4萬畝,增加59.7萬畝;糖料77萬畝,增加18.6萬畝;蔬菜211.2萬畝,增加75萬畝;瓜果類189.7萬畝,增加52.1萬畝;其他農作物828.9萬畝,增加218.6萬畝。
從春耕意向看,今年春播全區
據悉,截至2015年 11月底,全區(地方)冬小麥實際播種1175.9萬畝。因受冬前氣候和秋季作物倒茬影響,晚播小麥占較大比例。當前要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切實強化肥水 管理,促弱苗轉化升級。根據土壤種類、墑情、苗期及時耙地、碾壓,促進小麥根系發育,減少土壤蒸發,提高地溫,提高小麥抗旱能力,防治后期倒伏。
同時做好春小麥種子的儲備、調運和精選工作,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普及。組織種子、農技部門對全區春小麥良種儲備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根據播種面積落實種子數 量,嚴禁以糧代種。提出要積*同氣象部門會商,做到適期播種,力爭一播全苗;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指導農民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北疆地區重點加強雨雪、“倒 春寒”、洪水等災害性天氣過程應對工作。認真抓好定點調查和大田普查,積*儲備藥劑,嚴密監控冬小麥條銹病、雪腐雪霉病等病蟲害發生。南疆地區重點應對干 旱、大風、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加大農業節水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農機補貼向南疆傾斜
“十二五”末,自治區全區農機總動力達1984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67萬臺,配套農機具131.4萬臺(套),大中型、高性能、新型農機發展迅猛,農 機裝備結構日趨合理,全區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4%。但仍存在農業機械化發展北疆快、南疆發展慢,不同農作物機械化水平差距較大,全程全面機械化 技術瓶頸突出、農機存量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力爭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2000萬千瓦,全區主要農作物綜 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2%,農林牧漁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6%,著力提升林果、畜牧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設施農業、特色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產品初加 工機械化發展。確保2016年實施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額度12.8億元,受益戶(合作組織)達8萬戶。完成農機深松整地任務600萬畝,建設一批規 模化、標準化、集成化機械化示范縣或示范區。
2016年,自治區農機局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裝備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農業標準化水 平;農機購置補貼結合新疆產業多元、作物多樣、區域差異等實際,保留近幾年使用的品目,由地州自行確定壓縮范圍。各地要深入調研、分析,提出本區域裝備結 構調整優化的專項規劃,提高補貼政策的指向性和精準性。加強農機化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016年全區計劃培訓農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 才、農機實用人才48萬人次,其中農機實用人才45萬人次以上。
針對南北疆機械化發展不平衡問題,自治區將確保滿足南疆四地州農機購置 補貼資金需求(北疆只能滿足70%需求),確保全區扶持農機化發展財政專項的50%用于南疆四地州農機化發展。大力推進南疆糧食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機采 棉種植栽培模式;加快精少量播種、小麥“井字形”播種、棉花機械化采摘等關鍵環節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著力提升林果業、特色養殖業、農區畜牧業和農副 產品深加工的機械化水平,促進南疆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以產業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截至目前,各地加強農機安全監理,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加大各類農機具調試、檢修、維修監管力度,檢修維修各類農機具3萬余臺次。
確保農資市場價格平穩
記者從新疆農資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計劃2016年春耕期間供應化肥90萬噸。截至2月末,累計采購儲備化肥79萬噸,銷售26萬噸,庫存53萬 噸;農藥購進3353噸,銷售2782噸,庫存571噸;農膜購進銷售3936.442噸。目前,疆內氮肥生產企業生產基本正常,社會資源供給充足。
自去年化肥冬儲以來,市場價格一直保持平穩并有小幅回落。目前,尿素、磷酸二銨和硫基復合肥銷售價格每噸比上年同期下降50元至200元不等。因原油價格下滑幅度較大,農膜原料采購價格每噸比上年同期下降約1300元。
據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春耕農資市場啟動緩慢,目前疆內磷復肥市場到貨量約為往年冬儲春播供應總量的一半左右,且備肥主要集中在各級經銷商手中,還未實現終端銷售。
為滿足新疆地方市場農業生產需要,農資集團加強與生產企業的聯系與合作,采取聯儲聯銷、保底暫定價等多種方式提早采購貨源并及時調運到位;繼續推進農資 連鎖配送網絡建設步伐,通過對基層網點直接配送、直達運輸,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費用,減輕農民負擔,實現助農增收;積*開拓新的貨源渠道,進一步優化 品種結構,以滿足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
此外,今年春耕期間,農資集團農佳樂連鎖網絡積*開展預約送貨到農戶、到田間地頭等便民服務,并 聘請“莊稼醫生”和科技人員向農民提供農資科技咨詢、農技培訓,免費為農民測土配方等農化技術服務,幫助廣大農民提高科學施肥、安全用藥水平;同時積*介 入大田托管、土地流轉服務項目,主動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企業經營轉型和創新發展。
新疆農信社累計發放春耕貸款近400億元
自2015年11月至今年2月29日,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投放春耕備耕貸款393.11億元,較上年同期多投放14.84億元,有力保障了全疆農民春耕生產的有序開展。
推行農戶統一評級授信,有效提高貸款覆蓋面和放貸效率,是今年新疆農信社春耕貸款投放的一大特色。所謂農戶統一評級授信,是指采取整村推進的辦法,由信用社為全村每家每戶建立電子化經濟檔案,按照統一的項目、計算指標計算并確定每戶的授信額度。
經濟條件較差,以往得不到貸款支持的農戶,此次也被納入了統一評級授信范圍內,獲得了授信額度,從而提高了貸款覆蓋面;而擁有檔案的農戶可直接辦理貸 款,隨用隨借,不再需要提供繁瑣資料,提高了放貸效率。該項工作自去年6月在全疆農信系統推行以來,截至去年12月末,各行社已確定182個試點機構,重 建農戶電子化經濟檔案38.5萬余戶,對20.8萬余戶農戶重新評級授信、確定了發放貸款的額度。
阿克蘇農商銀行壓縮回收非涉農貸款, 給春耕貸款讓出規模;烏蘇市農信社開展流動服務,組織信貸人員在村隊現場放貸,讓農民不出村就能辦貸款;博湖農商銀行自從1月25日起,就對農戶全面開辟 “綠色通道”,明確辦貸時限,一周內就為4100多農戶發放1.8億元春耕貸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