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新疆
這段時間,新疆棉農算了很多次賬,算來算去種棉也沒賺到什么錢,有的棉農還虧了,包地種棉的就更不用說了。新疆當地棉農表示,2016年種不種棉還要看補貼的情況,如果補貼不到位就棄棉種糧,有一些棉農打算將土地承包出去,一般承包費在550-700元/畝,旱澇保收。有人預計,2016年新疆細絨棉面積、產量將繼續減少10-15%。
長絨棉則是另一番景象。2015年,新疆長絨棉有“兩增一降”。兩增,一是產量增。2015年阿克蘇地區長絨棉面積達到了200萬畝,創歷史新高,產量也超10萬噸,較往年增長了40-50%。另一個是收益增。2015年,新疆種植長絨棉的棉農大多賺到了錢。比如,一位阿瓦提棉農,長絨棉單產270公斤/畝,銷售價格平均8.0元/公斤,毛收益2152 0173 3840元/畝,如果再加上1.3倍的補貼,毛收入在2800元/畝。“減去2200元/畝的成本,純收入在600元/畝。”該棉農說。2016年大部分棉農仍然表示將繼續種植長絨棉。
近幾年中國紡織在向高端發展,對長絨棉的需求量也呈上升狀態,長絨棉的優勢逐步顯現,有業界估算,2016年阿克蘇長絨棉面積或增至230萬畝以上,再創新高。
內地
內地棉農之苦,市場反映的情況相比新疆要少些。為何?也許是因為內地棉農大多是責任田種植,多者一家5、6畝,少者也就1、2畝,零星散布,而且又不用交承包費,付一些農資和一些無法計算的勞動,看起來沒什么成本。其實不然,內地棉農虧得很慘。產量低、付出大,種棉虧錢;補貼低,杯水車薪,難以解渴。以河北為例,2014年棉農拿到的補貼是175元/畝,這對棉農是否繼續種棉起不到大的激勵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近年,內地農民紛紛外出打工,打工收入一般在3000-4000元/月,留在農村的大多是老弱婦孺,基本不會選擇種植比較麻煩、人力投入較多的棉花。
由此來看,2016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將繼續減少,長絨棉種植面積或會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紡織企業對高品質棉花的需求。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