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1月11日,中國環保部科技標準司科技處副處長呂奔,天津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陳冠益一行,在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海捷等陪同下,來到新疆弘瑞達纖維有限公司,實地調研棉稈綜合利用項目。
走進弘瑞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揉碎后的棉稈進入機器中經過分離、碾壓、膨化等環節制成了飼料;另一生產線制成了纖維。該企業負責人石勇介紹,棉稈芯纖維可以用于造紙和紡織業。
記者看到了該企業用棉稈生產出的一次性紙巾和衛生卷紙。石勇說:“這是用純物理方法生產出的原漿紙,沒有任何漂白。這種衛生環保的本色紙在歐美國家被廣泛應用。目前,我們的產品除了飼料和原漿紙外,還有精制棉。生產過程無任何排放,產品可再生循環利用。”
新疆是全國主要產棉區,一直以來因棉稈中棉酚脫毒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棉稈大都被焚燒或還田。新疆弘瑞達纖維有限公司于2013年落戶開發區,致力于
“目前,全疆有棉田2600余萬畝,可生產棉稈飼草料800多萬噸,能滿足756萬只羊的飼草料。初步推算,棉稈合理利用后,一畝地可為農民增收70元,將為全疆棉農增18.2億元。”石勇說。
企業把這種技術稱為火箭技術,也因此研制出了中國**臺棉花秸稈皮芯分離機、中國**臺膨化脫毒設備、中國**臺陶瓷振動膜污水處理設備;已取得5項專 利(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2014年12月,企業又掌握了三大技術(固液分離、火箭技術在污泥處理方面的應用、COD綜合利用技術),成為 新疆**完整掌握污水污泥治理技術的企業。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三次處理后的污水變成了清水,無色無味。處理后的污泥變成了農用有機肥,在廠房外的一個小 溫棚里已孕育出了綠色植物。
呂奔說:“對棉稈綜合利用這項技術,可以使新疆的棉稈變廢為寶,可以說對全國的生物秸稈的利用都起到了帶動示范作用。希望企業能從環保、經濟領域進行深入分析,如果可行性強,符合可持續發展,將給予大力支持。”
陳冠益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該企業在棉花秸稈利用領域的先進技術,還可以廣泛應用到蘆葦、麥稈、玉米稈、葵花稈等多個領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