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外界普遍認為,棉花價格跌不下去的原因是過去一年中國未能大量投放儲備棉,市場對中國儲備棉庫存的擔憂減輕。同時,2014年棉花價格深度下跌導致全球種植面積大幅下降,2015/1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連續第三年減少。不過,眼下市場對新的一年棉花能否延續不倒的神話說法不一,各路神仙究竟是實話實說還是亂點鴛鴦譜大家盡管一笑置之。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
棉價下跌的風險正在加大,近期原油價格暴跌再次導致棉花大幅高于化纖,削弱了棉花在纖維消費市場的優勢。2016年,棉花價格需要繼續下跌才能刺激棉花消費,否則就在棉花庫存居高不下的狀況下再擔驚受怕地過一年。
2013/14年度,棉花價格明顯高于化纖,當時棉價很快便大幅下跌。到2014年年中,棉價跌幅達到了25%,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棉花的消費。這種情況可能在2016年再次上演,雖然跌幅不會有上次那么大,但至少要在目前的水平上下跌10%才能增加棉花的消費。
花旗銀行
雖然全球庫存仍居高位,但供需開始收緊。2015/16年度全球庫存消費比預計下降到95%,因此棉花價格有上漲15%的潛力。不過,全球庫存下降取決于中國儲備棉如何消化。如果供需面沒有根本變化,美元走強會抑制棉價上漲的沖動,棉價維持在60-65美分的可能性較大。
從歷史的角度看,棉花價格對美元指數比較敏感,雖然2016年美元升值的力度可能會減弱,但美元繼續上漲會抑制美棉出口,因此仍會給棉價帶來壓力。美國庫存消費比和ICE期貨倉單下降會讓棉價在60美分附近找到支撐,但在中國進口下降的情況下,棉價恐怕很難有足夠理由大幅上漲。
德國商業銀行
近幾年全球棉花產量持續減少、棉花消費略有增加,2015/16年度棉花近六年來首次出現供需缺口。ICAC和USDA的預測顯示,本年度全球供需缺口約100萬噸。因此,全球棉花庫存應該下降。不過,美棉產量減少和全球供需缺口對棉價的支撐只是暫時的,未來幾個月棉價走勢不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到2016年四季度棉價*多漲到64美分之上。此外,棉花政策也有很大不確定性。根據ICAC的分析,2014/15年度全球各國在棉花生產和貿易方面的政策保護達到了歷史新高。
J.Ganes咨詢公司
隨 著春播的臨近,市場對明年種植的關注度將提升,本年度供需的影響將會弱化。現在的問題是種什么*好,而是在商品熊市中種什么*保險。棉花*終可能不會贏得 勝利,如果價格維持在現在的水平,明年的面積肯定會繼續減少。每年此時棉價跌得越低,棉農該種其他作物的可能性就越大。雖然現在的形勢還不明朗,但從現在 起到2016年年初棉價有反彈的基礎。除非中國明確表態將投放儲備,否則棉價不太可能繼續深跌,畢竟現在各種利空已經在市場上消化得差不多了。同時,美元漲勢減弱不僅會提高美棉的競爭力,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棉花消費,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逐漸復蘇的情況下。
知名分析師路易斯·羅斯
目前很多棉農開始考慮明年的種植計劃,大家的想法不太一致。我們認為2016年12月合約有可能在春播前上漲5-10美分。總體看,USDA的*新預測支撐了我們的觀點。
荷蘭合作銀行
2016年10-12月ICE期貨將沖擊68美分,原因是全球庫存得到一定的消化和全球產量減少。不過,化纖競爭力提高和經濟增長減慢會抑制棉花需求,而且各國政策不利于全球庫存的消化。對于2016/17年度,全球種植面積可能減少12%,產量預計下降到2200萬噸,庫存繼續下降,供需缺口達到300萬噸以上。美國的面積減少*多,中國面積預計減少10%,產量降至500萬噸以下。
得州農技大學棉花專家約翰·羅賓遜
2015年以來,ICE期貨2016年12月合約一直在62-66美分之間波動,這與一年前2015年12月合約的表現非常相像。從目前看,美國植棉面積不會明顯增加,可能出現的例外情況是,玉米價格的吸引力下降,美棉種植面積有可能增加50萬英畝,但即使如此,美棉面積也只有900多萬英畝,因此明年夏季市場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
法國興業銀行
2016年歐盟和中國的GDP增長繼續減慢,分別降至1.6%和6.0%,低于今年的1.7%和6.5%。總體看,經濟增長減慢對棉價上漲不利,棉花價格仍將以區間盤整為主。近幾年,化纖的用量大增*大地抑制了棉花需求的增長。即使棉花價格下跌,消費者已經開始傾向化纖產品,有力地刺激了化纖的消費,這在發達國家尤其如此。
在棉花基本面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棉花的消費比重增加或者經濟增長加快),全球棉花消費的增速只能和人口增長保持一致。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