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7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閆勤在會上介紹,2015年7月新疆出臺的10項扶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措施,除設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外,還在現有財稅政策基礎上,將紡織服裝企業繳納增值稅全部用于產業發展,并推出棉花補貼、運費補貼、低電價購電等一系列措施,力度**。
據了解,將各種優惠政策合計之后,新疆生產棉紗的成本將比內地低2000-3500元/噸。在如此高的成本差距之下,吸引著內地企業蜂擁而至。
為了合理安排眾多企業順利入住新疆,新疆自治區政府從實際出發,規劃出了“三城七園一中心”,三城即指阿克蘇紡織工業城、石河子紡織工業城、庫爾勒紡織工業城;七園指喀什、阿拉爾、庫爾勒、沙雅、精河、伽師、巴楚;一個中心指烏魯木齊紡織品國際商貿中心。
對 此,自治區紡織行辦主任劉燕寧說,新疆紡織工業發展的布局是在地理位置相對優越、原料資源豐富,有一定產業基礎、交通相對便利的南北疆區域產業園區中發展 紡織工業。同時,它們也是新疆承接內地紡織產業的主要區域,通過一批高起點、高標準項目的實施,促進紡織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全國優質紗、優質布生產基 地。
至此,新疆紡織產業集聚效應初現。據中儲棉花信息中心在8月上旬開展的全國紡織產業調研活動中發布的一組新疆調研數據尤其引人關注。新疆規模以上(銷售收入在2000萬以上)紡織企業在100家以上,其中棉紡企業60-70家,占比達60-70%,化纖、服裝、毛紡亞麻企業等均為10家左右。棉紡產能環錠紡570萬錠、氣流紡19萬錠。新疆90%以上的紡織企業在“三城七園一中心”,其中石河子152 0173 3840萬錠左右、阿克蘇60萬錠、庫爾勒40-50萬錠,整體開工率在70-80%,即開工489萬錠。當前新疆各地區都在招商引資,吸引內地紡織企業投資,年底能投產657萬錠,新增產能近100萬錠,達到700萬錠,在建的紗錠規模近1000萬錠,按此速度發展,能提前實現2000萬錠的目標。
疆內棉花用量激增
據新疆調研組了解,庫爾勒工業園的紡織廠以加工黏膠企業為多,優勢在于當地有全球黏膠單產*高的富麗達集團,具有原料優勢。其他新疆紡織企業主要是生產純棉紗,主要品種是純棉普梳32-60支,其中也有少部分的純棉精梳40-80支和氣流紡。
河南某棉紡企業技術人員介紹,每生產1噸普梳紗需要消耗皮棉1.08噸,而每萬紗錠月均皮棉消耗量大約在120噸左右(機器****開工生產純棉普梳紗產品)。
如果按照以上用量計算,已開工489萬紗錠,現在月用棉量在60000噸左右,到年底投產657萬錠時,月用棉量在78000噸。當未來達到2000萬錠時,粗略計算月均用棉量在20萬噸左右,年使用量達到240多萬噸,占據新疆棉花總產量的55.7%(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統計,2014年新疆棉花產量在430多萬噸)。
就近來看,內地棉紡企業庫存吃緊,尤其在10月份,由于天氣及棉農交售原因,今年大量企業開秤收購時間基本和去年持平,這就意味著新花*快也要在10月中旬以后才能批量上市,而剛上市棉花產量畢竟有限,如果不出意外,疆內紡企必將近水露臺先得月。這是當下對內地棉企實實在在的考驗,如何保證原棉供應,維持企業正常開工生產,尤其對一些中小企業而言更是如此。
從 長遠看,疆內棉花消耗量激增對內地紡企產生的影響尚無法準確預估,但堅守內地的企業必須盡快采取相關應對措施,因為內地棉紡企業正在加速轉移新疆,留給其 思考的時間已不多。將來一旦紡織規模達到總體規劃目標時,內地紡企皮棉原料供應壓力將會非常大,很有可能上演疆內、疆外企業互相爭奪棉花資源的精彩劇目。 下期中國棉花網將就棉花需求格局生變之后產生的其他影響進行探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