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縣地處江漢腹地,長江南岸,素有“七省孔道”之稱,全縣耕地面積120萬畝,總人口10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近80萬人,是典型的農業大縣。
????近 年來,隨著葡萄產業的發展,公安縣先后獲得了?“國家星火富民工程萬畝無公害葡萄生產基地”、“國家葡萄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示范點”、“中國葡萄科普示范 基地”、“湖北省葡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基地”、“湖北省萬畝葡萄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稱號,全力實現湖北省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葡萄產業強縣建 設目標。
????葡萄產業,讓公安又多出了一個“江南吐魯番”的美名。
????從荊州長江大橋進入江南,便是公安縣境內。放眼望去,道路兩側遍是一行行整齊劃一的葡萄架、葡萄大棚,路上是絡繹不絕的大貨車,來來往往把公安葡萄運往全國各地。
????與荊州城區一橋相連的,就是公安縣埠河鎮,地處公安縣*北端,位于長江和虎渡河的環抱之中。
????埠河鎮這個原本偏僻、經濟條件落后的鄉鎮,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鎮,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52 0173 3840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這一改變,正是因為公安葡萄產業的發展,葡萄一項為該鎮人均增收了7000多元,總產值達7億元。
????公 安人從1988年開始摸索起步,用了近30年的時間,使得公安縣葡萄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規模穩居湖北**。目前,公安縣葡萄種植已覆蓋13個鄉 鎮、96個村、3萬多戶農家,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量20萬噸,公安鮮食葡萄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總產值超過8億元,畝平收益1萬元以上,已成為當 地農業主導產業。
????改“禁區”為“產區”
????歷史上,公安縣并不產葡萄,甚至整個南方都不是葡萄產區。20多年前,農業部專家幾乎給長江中下游種植葡萄判了“死刑”:在葡萄生長成熟期,長江中下游雨水密集,導致病蟲害多,氣候條件決定了這里是葡萄種植的“禁區”,不適宜葡萄生長。
????打破這個“禁區”定義的,就是公安縣埠河鎮的幾位農民。
????“八 十年代末,當地農民開始嘗試改種一些經濟作物,先后試種了柑橘、草莓、梨子都沒有成功。當時,埠河鎮的徐啟春等幾位農民種的種起了葡萄,通過在外地拜師學 藝、一邊學一邊種,沒想到大獲成功。”公安縣荊秋緣葡萄專業合作社社長劉軍介紹。“第二年葡萄結果以后,一畝可以收入2000多元,其他農民紛紛效仿,公 安縣種葡萄的農民也就越來越多,尤其是棉花效益下降以后,種植規模的增加也越來越快。”
????公安葡農的實踐探索,證明了公安不僅能種植葡萄, 還能種好葡萄。公安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積溫比北方高,葡萄成熟時間比北方提早1個月左右,錯開了北方葡萄上市高 峰,并且葡萄生育期內有利于糖分和有機物質的合成積累,有利于生產優質葡萄。
????“埠河鎮以前是優質棉基地,現在則是公安葡萄產業的核心區 域,種植面積占全縣七成左右。埠河葡萄產業的發展,可以分為3個階段。從1988年開始,前10年是艱難起步,葡萄面積從不足10畝到了2000 畝;1998年到2006是穩步推進,發展到了上萬畝;2006年開始,就是高速發展期了,每年增加的面積都在5000畝以上,目前全鎮葡萄面積達到7萬 畝,占全鎮耕地面積的一半。”公安縣埠河鎮副鎮長、鎮葡萄產業領導小組組長主任肖明柱向農村新報記者介紹。
????公安縣葡萄辦副主任劉虎向記者 介紹,公安縣的葡萄種植在面積增加的同時,葡萄種植逐步向規模區域化方向發展,重點產區埠河鎮60%的村較大規模種植葡萄,40%的村成為名副其實的葡萄 專業村。同時,該縣沿國省道的孟家溪、斗湖堤、麻豪口、楊家廠、夾竹園、閘口、毛家港、斑竹當等鄉鎮,發揮區位交通優勢,紛紛加快發展步伐,目前種植面積 已達1萬余畝,產業規模優勢日漸明顯。
????從“量變”到“質變”
????在葡萄產量、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公安葡萄的品種和質量也是在不斷的進化。
????為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統一,公安縣采取“合作社+農戶”模式,組建葡萄專業合作社,現已建成了荊秋緣、永紅、天心眼、鵝翅港等50多家葡萄專業合作社,保證了種植品種和生產流程的統一規范、農資使用的安全可靠。
????圍 繞葡萄優質、無公害、綠色化生產,公安縣重點加強產品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監管和“三品”品牌創建,組織專家制定了公安縣藤稔葡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 嚴格控制國家禁限農藥的使用,大力推廣無公害栽培技術,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實行標準化生產。現在,全縣無公害和綠色認證基地達1萬多畝, 每年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分別對露地栽培和設施栽培的葡萄進行檢測,抽檢合格率達到****.
????在種植品種上,起初種植的品種為?“京亞”、“巨峰”系列葡萄。適應市場需求,逐漸改變為目前種植的主要是歐美品種?“藤稔”葡萄,俗稱“乒乓球”葡萄,抗性好、顆粒大、品質適中。
????近 年,該縣以農業、科技部門為主體,依托金秋農業科技公司、科潤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合作社和港關果園開展新品種引進和試驗示范,發展了外觀好、品質高的紅地 球、早夏黑、巨玫瑰、陽光玫瑰、醉金香、紅巴拉多、黑巴拉多等優質葡萄品種80余個。葡萄栽培品種由過去的兩三個擴展到十多個,銷售時段由過去的30多天 延伸到100多天,正在向品種多元化、上市均衡化方向轉變。
????提升葡萄品質的重要路徑除了引進優質品種外,重要的還在于優化栽培模式。該縣 為此大力推廣避雨、大棚等設施化栽培,全縣葡萄設施栽培面積達到2萬多畝,其中避雨栽培1.5萬畝。特別是去年以來,科潤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合作社實行“公 司擔保、分年償還、配套服務、群眾受益”的模式,葡萄大棚栽培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對于提高公安縣葡萄品質,增加葡農收入打下了堅實基礎。
????樹“品牌”搶“市場”
????在 90年代,公安葡農賣葡萄都是靠肩挑手提、吆喝買賣。隨著種植規模和產量的不斷增長,以及南方葡萄種植的普及,市場競爭開始激烈起來,公安以鮮食葡萄為 主,銷售市場的穩定顯得更為重要。2009年起,公安縣已經連續創辦了五屆“葡萄交易會”,在提高葡萄品牌知名度、產業競爭力、塑造休閑旅游特色等方面發 揮了積*作用。
????為加大葡萄品牌的扶持力度,公安縣財政部門設立了總額為200萬元的葡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去年底,該縣成功申報了“公安 葡萄”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晶涼田”普通商標,結束了公安葡萄產業發展近30年來無統一品牌的現狀。現在,以科潤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合作社為依托,聯合 其它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通過采取統一種植、統一技術、統一肥料、統一包裝、統一檢測、統一銷售等運作辦法,已將“晶涼田”葡萄推向市場,有效提高了公安葡 萄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公安縣荊秋緣、科潤、天心眼、永紅、鵝翅港等葡萄專合組織,采取代辦、聯營、自營等多種方式擴大市場銷售,促進葡萄 的深購遠銷。該縣多年來共培養了500名葡萄銷售經紀人,其中300多人長年活躍在武漢、長沙、廣州、北京、上海等地,宣傳、推介、銷售公安葡萄,拓展各 種銷售渠道。現在每年4-6月份,外地客商就早下訂單,葡萄銷售旺季時,僅埠河鎮每天就有100多臺5噸的貨運車往外運銷。
????在與主要消費城市的大型超市、農副產品進行市場對接的同時,今年公安縣還引進了“互聯網+”的銷售機制,積*嘗試“晶涼田”葡萄線上銷售,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公安葡萄、品嘗到公安葡萄。
????同 時,公安還借鑒外地葡萄休閑采摘的成功經驗,結合當地三袁文化、北閘風光、生態山水、特色產品等旅游資源,傾力打造“沿207國道20公里葡萄文化長廊” 和“公安縣葡萄休閑采摘園”兩大旅游平臺,發展葡萄休閑觀光游,吸引游客到公安消費。每到葡萄成熟的季節,武漢、宜昌等地的市民自駕車輛,紛紛來到公安葡 萄園采摘葡萄,一享江南葡萄的美味。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