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2015年5月22日,河北省
一、面積大幅下降,長勢與常年持平
按照省棉協會安排,各市棉花協會對今年播種面積進行了入戶調查。數據匯總顯示,2015年河北省棉花播種面積430萬畝,比上年減少152 0173 3840萬畝,下降幅度為30%。這次調查面積比3月份調查面積下降40萬畝。目前棉花長勢基本與常年同期持平,由于前期雨水多、氣溫低,溫度上升緩慢,立枯病、炭疽病有所發生。總體上看,河北省棉花長勢為苗全、苗齊、苗不壯。
棉花面積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種棉比較效益低,費時費工費力。補貼金額少和棉農遲遲拿不到補貼款,也是棉農棄種棉花的原因之一。
二、補貼政策正在積*落實
據省發改委經貿處李凌空副處長介紹,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為落實棉花補貼政策,多次會商研究,從*大程度保護種植者積*性出發,確定了“以實際種植面積為依據,補貼到實際種植者”的政策落實原則。據初步測算,每畝棉花可得補貼150-160元,高出按國家統計面積計算出的每畝140元補貼10-20元。相關工作正在積*推進,不久棉農就會拿到補貼款。
三、棉花企業尤其是加工企業正處在*艱難時期
據初步統計,本年度河北省400型加工企業開工率在40%左右,超過一半的400型企業沒有開秤收購。開工的企業經營狀況也非常糟糕,基本上是“二成贏、三成平、五成虧”,即便是盈利的企業,利潤也很微薄。棉花企業經營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紡織形勢惡化。據常山紡織(股份)負責人分析,自2010年以后,紡織初加工就開始向東南亞轉移,目前初加工市場已完全被東南亞占領,我國只在高端產品生產上有優勢,加上低支棉紗大量進口,替代了部分棉花消費,棉花消費總量不斷下降。與此同時,國家鼓勵紡織產能向新疆轉移,給予新疆很多優惠政策,每噸紗的成本在新疆要比內地低5000元左右,可以預見,我國紡織產能轉移到新疆的趨勢正在形成。沒有紡織工業的拉動,棉花經營企業自然不會好轉。二是棉花產量不斷減少,400型軋花廠形成粥少僧多局面。目前河北省棉花產量在40萬噸左右,400型加工企業有250多家,加工能力遠超資源總量,部分企業無棉加工、設備閑置不可避免。部分加工企業已經開始拆除變壓器等設施,以減少開支。三是國產棉正被進口棉替代,內地棉正被新疆棉替代。據宏潤紡織負責人介紹,以前使用地產棉的比例在20%左右,目前由于下游客戶要求嚴格,而地產棉的質量尤其是“三絲”含量較高,已經轉到全部使用新疆棉。他還表示,如果不嚴控質量,不能為紡高支紗提供原料,絕大多數400型加工企業將被淘汰。另據了解,全國大中型棉紡企業用棉都是**進口棉,其次是新疆棉,*后才是地產棉。綜合看,上游需求不足,自身質控不嚴,替代品大量存在,造成了棉花企業的重重困難。
四、創新發展思路,穩定棉花產量
河 北省是紡織大省,棉花經營企業眾多,保持一定規模的棉花產量對紡織企業和棉花經營企業具有重要意義。李凌空副處長表示,目前棉花產業局勢嚴峻,棉花企業要 擺脫困難,必須創新發展思路。一是與棉農、紡織企業綁到一起,走產加銷一條龍的路子,向機械化生產、集團化經營發展。供銷社棉花企業尤其是400型 加工企業要借供銷社綜合改革的契機,組織棉農成立棉花合作社,推廣統一播種、管理、采摘,推廣機械化生產,提高棉花品質,與紡織企業簽訂棉花訂單,真正把 棉農、紡織企業聯結起來,共同發展,化解自身困難,度過艱難時期。二是可以組織棉農開發沿海灘涂。河北省沿海灘涂面積很大,適宜棉花生長,有利于集約經 營,推廣機械化作業,降低生產成本。通過開發沿海灘涂,棉花企業可以掌握更多的棉花資源,消化自身加工能力,擺脫“兩頭無”的不利局面,增強市場主體地 位,不斷壯大自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