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時至4月底,本該是
棉農:面朝黃土背朝天還是面向工廠、春暖花開?
清晨,河北河間某村通往臨縣任丘的縣道上,已是熱鬧非凡。農村男女青年一齊奔向上班的大道上。村民小趙說,他們村幾乎所有的青年人都在打工,目的地是周邊的任丘市。這種在家門口打工的日子很舒適。小趙說,他們小兩口同在一家企業,兩人月收入7500余元,一年下來能攢下8-9萬元。
其實,小趙兩年前還在包地種棉,而自2014年春節之后,他就把土地全部交給了父親打理,他們小兩口專門出來打工。“打工和種地,收入天差地別,靠種地就得窮死,找個好工作才能掙到錢。”不僅小趙這樣想,大多數農村的年輕人也這樣認為。
在與棉農的交流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時光,已是上一代人的生活;新時代,大家更愿意面向工廠,春暖花開。
棉企:在這個微利時代,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對于企業來說,利潤是永遠的指揮棒。黃河流域的400型企業興起于2007-2009年,這時的棉花加工業利潤豐厚。以河北河間的一家企業為例,2007年一年的純利潤為530萬元,這對于一個農村簡單加工為主的企業來說是一筆巨款。
看到利潤了,在那2-3年,400型軋花廠如雨后春筍,在整個華北大地生根發芽。但現在棉花加工利潤空間就越來越窄。同樣是河間這家企業,2012年純利潤1200元/噸、2013年純利400-500元/噸、2014年純利200-300元/噸。不僅利潤率在下滑,企業年加工量也在萎縮。這家企業2012年加工量是8600噸皮棉,至2014年僅620噸,下滑92.8%。
“這是一個微利時代,棉花加工業已是昨日黃花。”河北衡水一位市場人士曾這樣悲觀地說,2013/14年度衡水地區400型軋花廠67家,預計下一年度能正常開工的不會高于10家。不僅衡水如此,在山東、河南以及天津等地,預計下一年度開工企業數量將會減少70%。
大家都去哪?“失業,徹底的失業。”對于一個經營棉花十幾年、幾十年的人來說,改行是何其難。有話叫“男怕進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樣的結局對于一個棉花從業者來說,是何其悲慘。
可是,也有人在“蜇伏”。比如河北滄州一家400型老板說,2015年,他打算停一年,如果形勢好轉,他會“卷土重來”。“只因對這個行業愛得深沉。”該老板說。但是,他是有一些實力的,但對于大多數的沒啥實力的企業,還有多少愛能夠重來?
紡企:啥都在漲,只有紗線不漲。
大家都知道,紡企面臨著原料、人工、電費、稅費的居高不下,而且連年遞漲,那棉紗價格怎么樣呢?河北石家莊一家紡廠老板說,以他們廠生產的普梳32支來算,2014年5月1日的銷售價格是24200元/噸,2015年4月29日的售價是20700元/噸,下跌3500元/噸。
但在此期間,石家莊地區勞動力成本上漲了15%左右。一個檔車工的工資在3200-3500元/月,技術工在4000-5000元/月,高昂的人工費用已使很多紡織廠壓力大增,更別提電費、稅費的居高難下。
面對這樣的紡織形式,紡企老板們都在干什么呢?“手頭有活錢,也不能閑著。”山東濱州一位紗廠老板說,今年股市“瘋漲”,他在3月份投進去了500多萬,現在賺了45%了。據他介紹,不少老板都把錢投向了股市,據說收益頗豐。再有,去新疆開廠、去東南亞建廠的老板也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