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而在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大多數棉農依然延續傳統的地膜播種為主,近日天氣晴好,棉農趁墑情抓緊播種,田間地頭可見棉農忙碌身影。今年責任田種棉大幅減少,其中河北滄州地區或減50%以上,滄縣某村一位棉農說,今年他們村已沒有一戶農民種棉,這較往年動輒300-400畝的播種面積已是天壤之別。包地棉農也向玉米、西瓜等作物轉移。
隨著春播工作的推進,黃河流域棉農、企業、棉商心態各異。
棉農:管他春夏與秋冬。很多棉農覺得種棉沒有盼頭,但因為土地適宜種棉,不得不硬著頭皮種棉。大家的心態是:不管產量多少,也不管將來能賣多少錢,只要少操心、不費力,將來能拿到補貼就好。據了解,存在這樣心態的棉農不在少數。
棉企:其實不想走。對于內地軋花廠來說,有三個選擇:一是繼續赴新疆淘金,但是新疆的目標價格改革加工企業資格認證制度,使內地赴疆包廠、租賃阻力重重。2014年,70%以上的內地軋花廠剎羽而歸。2015年,大家有些猶豫。二是繼續在內地收購,但“無米下鍋”的現實又使大家沒有信心。三是關門大吉或改做其它生意。“不管哪種選擇,都不是那么簡單,*希望的還是內地市場好起來?!币晃皇袌鋈耸空f,其實大家還是愿意留下來做老本行。
棉商:這是一場信息戰。2014年多數棉商虧損,虧在哪里?很多人說,是輸在了信息上,輸在了棉市的瞬息萬變上。2015年, 棉商之路在何方?滄州一位棉商表示,要做好三個方面:一是先手棋?,F在春播工作已展開,作為棉商就應該對全國棉花分布情況加深了解,*好能與一些大戶建立 起聯系。二是線上線下結合。在信息時代,誰先掌握了信息,誰的交易越簡單、成本越低誰就贏了。近期很多棉商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站或一些新媒體平臺,做起線上 操作、線下交易。三是專一、專業。2015年,很多棉商變得更專一、專業。比如,山東濱州一位棉商,今年以來專做長絨棉,做得規模較大,操作專業,賺到不少錢。市場認為,這是未來棉商的出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