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4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2015年新疆
1、2015/16年度國內棉花價格高于152 0173 3840元/噸基本無望,因此農民種植棉花的收益已可見或可測,很多承包土地種植棉花的農民將面臨再次無利潤或虧損的風險。2014/15年度,雖然新疆目標價格高達19800元/噸,農民籽棉的平均交售價格也達到8.00元/公斤以上,但若將土地承包費、拾花費及人工費計算在內,2014/15年度南疆從縣、鄉、村承包土地的農民大多虧損(部分農民無力償還信用社貸款)。2015年雖然耕地承包費有15-20%的下降,但化肥、地膜、種子等農資的費用有10%左右的上漲,人工費也持續上漲,因此,如果在可預見無利或虧損的情況下,農民種植細絨棉的信心不足,2015年阿克蘇、庫爾勒等地部分棉區細絨棉面積或下滑30%以上。
2、 糧棉比例嚴重不協調,加上新疆自治區政府加大種植結構調整,擴大小麥、核桃及其它作物的指導力度。從了解的情況看,在北疆各縣(區)引導農民“調減棉花種 植面積,退出風險棉區”宣傳的積*推廣下,目前農民種棉意向有所調整,打瓜、番茄等訂單作物種植意向有所增強。南疆阿克蘇、庫爾勒以及喀什部分棉區則向長 絨棉、小麥、核桃、番茄、辣椒等方向調整,一些產棉鄉、村細絨棉的減種比例甚至達到50%以 上,南疆各生產建設兵團則繼續擴大水稻、小麥、果類及長絨棉等種植,細絨棉面積一減再減。一些農民表示,雖然從種植習慣和土壤條件、氣候、灌溉情況來看, 大幅調整為糧食、水果及其它作物種植并不現實,但糧棉收益比例的嚴重失衡、植棉高風險和“看天吃飯”使農民疲于應付,因此減少或退出棉花種植是大趨勢。
3、棉花加工企業搶收搶購釀苦果,雖然階段性的解決了農民售棉難題,但真金白銀的付出卻換來大面積虧損,2015/16年度或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情況,籽棉價格或受到大范圍打壓。2014/15年度,皮棉銷售價從9月份的17500元/噸一路下滑至13500元/噸(疆內提貨價),跌幅達到22.8%,棉花加工企業一面收一面虧損,除了賭市場沒有更多出路。而收購期間,新疆自治區發改委、農業廳、財政廳以及各地市發改委、農業部門等輪番駐廠檢查,防止加工企業壓級壓價,而且是按目標價格折算下來的籽棉*高價。2015/16年 度仍是棉花企業直接與用棉企業對接,下游消費方的接收價格就是棉花收購企業的成本上限,因此,棉企勿再任性的抬價搶收、勿自做多情的關注農民籽棉售價過 低、勿存積皮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籽棉收購價過低是否會引發一系列其它社會問題呢?筆者認為,隨著棉花加工企業虧損比例上升、疆內 機采棉種植面積擴大、手摘棉種植面積越來越小,加工能力已高于棉花資源2-3倍的軋花廠也到了大浪淘沙的時候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