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棉花即是如此。現今“新常態”漸成熱詞,筆者撫案思之,棉花的“新常態”之核心應該是什么呢?應該只有兩個字,即是“自由”。
第 一,棉農賣棉的自由。在計劃經濟時代,棉花要賣給供銷社。現今時代,棉花可以賣給“個人”,這是一大進步。但是,這樣仍然不夠。比如,2014年,新疆棉 花開始直補,這是政策上的一大突破。為市場自由交易創造了條件:1、不論市場
筆者所想象的棉花新常態,**個就是要能夠讓棉農自由地賣棉,不僅規模夠大的軋花廠能買,棉商、小商販、紡企等所有主體都能夠買,這樣的市場才活躍,這樣的市場棉農才不愁賣棉。這也是目標價格政策的使命所在。
第 二,棉花加工的自由。2009年開始,400型軋花廠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之下,替代了200型小廠。看似是一種產業的升級,實則拔苗助長。**,三年收儲, 被寄予厚望的400型軋花廠并未成長起來,反倒分崩離析;其次,200型小廠“僵而不死”,只不過轉移到了“地下”,對市場虎視眈眈。再次,2014年, 中國改臨時收儲為目標價格政策,200型死灰復燃,直逼得400型退到懸崖邊上。
記得一位市場人士說過,中國人口14億,農村達到9億。中國的優勢是勞動力資源豐厚,弱勢是勞動力就業難度增大。坐擁如此大的勞動力資源,即使從解決就業角度計,也應該允許小微企業存活,只要其符合環保要求,產品過關,就應允許其生存,而不應根據規模取舍。
所以,棉花新常態,第二個就是要棉花加工領域的放開,放低準入門檻,大家憑真本事吃飯,黑貓白貓一起抓耗子。
第 三,棉花交易的自由。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是市場經濟的四大特征。以我們的配額制為例,中國對于進口外棉有嚴格的配額制度限制,不能說配額制不 好,只能說其在執行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不平等。我只想說,現在國內棉花至少存在四個價格體系。其一,新疆棉自成體系,由于新疆棉實行的是“差額補貼”, 補貼力度大,這使新疆棉擁有了低價競爭的底氣。其二,內地棉花雖有補貼,但其定額2000元/噸的補貼,力度小,且由于內地多數省份對如何發放這部分補 貼,大多沒有更好的辦法。是撒胡椒粉,還是集中辦大事?大多心里沒譜,這也造成了內地棉花何去何從,無從確定。其三,一千多萬噸的儲備棉,未來將以何價格 進入市場,完全由聽從政策安排。
如此多的價格體系,如此混亂的一個交易市場,如何體現棉花交易的自由?所以,棉花新常態的第三個,就是實現境內棉花價格在一個體系內形成,這樣中國棉業才會在正常軌道內運行。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