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棉農怕虧
10月9日,湖北荊州少數棉企陸續收購
棉企怕賠
籽棉價格如此之低,關鍵在于棉企的日子不好過。湖北武漢某400型企業老板說,目前長江流域新棉現貨價格僅在152 0173 3840-14600元/噸,較國慶節前下跌了1000元/噸左右。“下游跌跌不休,企業加工越多虧損越大。”該老板表示,因為加工虧損,他們已暫停籽棉收購。
一 位市場人士表示,關鍵是紡企采購意愿不高。這些天,他一直與江浙地區的一些棉紡廠聯系,一是打聽行情,二是加強溝通,為旺季銷售做準備。“熱臉貼了冷屁 股”,目前紡企普遍對地產棉不感興趣,甚至不少廠家直接表示今年春節前沒有采購地產棉的計劃。另外,目前張家港已有新年度新疆棉預售,9-10日預定價格為15250元/噸,給地產棉帶來壓力。對于軋花廠來說,棉價穩定是*關鍵的,因此預計新疆棉花“平均價格”出來之后,內地收購局面才能真正打開。
紡企“不作為”
其實,在棉農、棉企拉鋸戰的背后是紡企的“不作為”。市場多數認為,紡企對內地新棉不感冒,這才造成了上游的價格搏弈。
“我們也沒辦法,在原料的選擇上不得不慎重。”湖北某紡企負責人介紹,2013年度對于他們來說無異“夢魘”。總結教訓,還是吃虧在原料成本過高上。2014年,國家放開了棉花市場,這給了他們自由選擇原料的權力。他們企業規定:棉花擇優采購、隨用隨買、以新疆棉為主。該負責人介紹,國慶期間他們已在新疆定購了一批棉花,級別為3129級,價格13900元/噸,預計運到廠的成本在14500元/噸一線。
也有一些紡企參照電子盤來采購新棉。安徽某紡企負責人介紹,9日
我們注意到,經過近幾年的艱難時期之后,長江流域多數紡企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均改變了存棉的習慣。國家以“目標價格”的方式放開棉市,政策調整初期的市場還有些許的不適應,市場觀望情緒濃郁,但市場本身就是千變萬化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