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由于與目標價格對應的市場價格是一個平均價格,所以農民領到的補貼也是按照目標價格與市場平均價格的差額計算的。如果農民賣出的價格高于市場平均價格,實際得到的收入就會多一些。因此,農民要盡可能提高農產品品質,并努力把握市場節奏,爭取將產品賣個好價錢。
目標價格改革,是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優勢,將農產品價格交由市場決定,以促進產業上下游協調發展。政府不在干預市場價 格,企業按市場價格收購,有利于提高市場經濟和國內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政府對生產者的補貼方式由包含在價格中的“暗補”變為直接支付的“明補”,讓生產 者明明白白得到政府補貼,這有利于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補貼效率。
現行的目標價格補貼方案提出按照種植面積和
然而針對加工收購環節這些方案在新疆實施應該比較適合,畢竟新疆種植面積廣闊,大農戶的管理比較適合統種統收。若在內地實施方案的補貼則有可能 落空,6成的面積直補可以有效的保障內地棉農的種植面積,而4成的籽棉銷售補貼的落實則很難,畢竟內地的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每個縣區也相對的就一到兩 家棉花的加工企業,棉農的種植面積減少到每戶1-2畝地,籽棉的銷售也由定點交售改成目前商販交易。若按照方案進行交售,棉農**需要找到有資質的加工企 業,然后等到開發票拿補貼,倒不如剩下時間外出打兩天工,農民工的工資每天也有200元左右,沒必要等到拿棉花的差價補貼,這樣會得不償失。所以說新疆的 試點政策不一定在內地能實施成功,同時這也標志著小農戶時代不再適合新社會的發展。所以說這對新疆的目標價格政策不能雷同的復制在內地。
針對目標價格新政筆者與內地部分棉農溝通了解到,政策很好、自已趕不上了。聊城市韻禾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劉緒森表示,盡管國家出臺了更好 的政策來保護棉農的收益,但是自2012年以來聊城的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減少到目前種植面積不足10%的局面。為什么棉農棄棉?劉社長說:棉花種植是 一種成本較高,勞動時間較長的一種經濟農作物,隨著國家的調控,糧棉比例失調,目前種植1畝棉花的成本大約1300元左右,收益按照每畝籽棉產量500斤 計算,按照目標價格152 0173 3840計算籽棉的價格約在4.1-4.3之間,畝綜合收益2200元左右,除去綜合投資1300元的成本、每畝也就是8-9百元的 收益,聊城市是兩熟種植,冬小麥若要種植棉花需要減收2成的小麥收益,小麥的投入每畝約500元左右,畝產按照1000斤計算,售價按照1.2元計算每畝 減收2成,800斤的小麥產量乘以1.2元減去綜合投資500元種剩余約500元的收益,再加上棉花的收益900元等于每畝1400元的收入。種植糧食作 物,小麥、玉米兩熟種植,小麥和玉米平均畝產都在1000斤的話,年產量2000斤,售價按照1.2元計算畝收益2400元,除去小麥、玉米的種植成本按 照每畝1000元還能剩下1400元的收益。所以說更多的棉農棄棉種糧。另外有部分棉農改種其他經濟作物,如果樹、辣椒等農作物,其收益遠遠的高于棉花的 種植效益。
菏澤是山東有名的棉花種植大區,一度**
徐銀鎖是東明縣三春集鎮徐寨村的一位農民,今年他把自己的15畝地全部種成了的棉花,2013年的籽棉銷售價格4.3元,由于自己外出打工出不 去,想多種點棉花增加收入,今年的棉花長勢較好,如果不是前幾天的降雨,平均畝產500多斤沒問題,徐銀鎖對筆者說,筆者問他希望今年的理想價格是多少 時,他說道跟去年的價格差不多就行,當然價格越高越好。當筆者對其說今年的棉花收儲價格取消,改為目標價格時他露出疑惑的目光,什么是目標價格?不懂!在 筆者為其解釋后他表示,如果價格真的不理想明年我就不種棉花了,累死累活的還不賺錢。在了解到河北等地零星收購的籽棉價格在3.6元時,他露出了無奈的神 色。如何的保護棉農的利益,如何保護棉花的種植面積這一就是內地的棉花產業的一種考驗。
目前,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不再有競爭優勢,只會降低棉農的收入而讓棉花的種植逐步減少。規模化種植將是棉花產業的發展新目標,棉花種植補貼應該 像糧食補貼那樣,補貼傾向于種植大戶,這樣更有利于棉花行業的發展。棉花種植何去何從?期待著國家更多的惠農政策的實施,來保護棉農的利益,保護農民的利 益。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