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長絨棉經過了半年多的下跌,近期跌幅終于有所縮小。一些活躍在冀魯及江浙地區的業界人士說,目前長絨棉是“量少價微”,但下跌速度有減緩趨勢。這是否預示著新年度長絨棉將迎來止跌企穩的局面?
一、國產長絨棉基本情況
近期跌幅明顯縮小。截至8月27日,山東、河北等地庫存的152 0173 3840級新疆地方產長絨棉出庫存價格為28900-29000元/噸,237級28500元/噸,均與26日持平。棉商反饋,自8月份以來,長絨棉價格大多向下波動100-200元/噸,個別向下波動300元/噸以上,下跌趨勢明顯減緩。
2014年以來新疆長絨棉累計下跌5000-6000元/噸。監測顯示,以152 0173 3840級長絨棉為例,2014年1月初內地市場銷售報價34500-34800元/噸,此價格為今年高點,一直維持至2月中旬。之后,長絨棉進入下跌通道,至8月上旬,報價僅在29000元/噸左右,下跌幅度在6000元/噸,但兵團產長絨棉相對抗跌,跌幅在5000元/噸。
二、進口長絨棉情況
據港口貿易商反映,8月下旬以來,美國皮馬棉GC 2-2-46、埃及吉扎86、蘇丹長絨棉及以色列長絨棉的CIF價格分別為201美分/磅、163美分/磅、123美分/磅、164美分/磅,近期價格基本維持平穩;2014年1月,其報價分別為194美分/磅、169美分/磅、127美分/磅、167美分/磅。由此看出,中國港口外棉的價格除美國皮馬棉之外,其它品種也有一定幅度下跌,但并沒有中國長絨棉價格下跌幅度那么大。
三、國內長絨棉價格大幅下跌的原因
儲備棉銷售價格調整,長絨棉跟跌。自4月1日起,標準級儲備棉競賣底價由18000元/噸調整為17250元/噸,引起棉花市場行情持續下跌。自4月份,細絨棉現貨價格由19000元/噸(3128級)左右,跌至目前的17000元/噸一線,跌幅2000元/噸,拖累長絨棉跟跌。
國內高支紗價格大幅下滑。以山東某企業生產的長絨棉緊密紡JC80S為例,其3月15日報價為66000元/噸,8月27日的出廠價格僅為62300元/噸,其間下跌3700元/噸。據筆者了解,冀魯及江浙地區以長絨棉為原料的紗廠,生產的JC80S紗線2014年以來降價幅度在3000-4000元/噸,產成品價格下跌拉低了上游原料價格。
長絨棉價格曾被大幅高估。2013年新棉上市前后,業界在“缺口論”指引下,大幅追高長絨棉,致使價格飛漲,短短三四個月時間漲幅超10000元/噸。但這種追高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下游消費并沒有埋單,追高者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3/14年度新疆地方長絨棉質量較差。由于2013年初新疆長絨棉價格飛漲,軋花廠搶收搶加工,蘿卜快了不洗泥,加上一些為利是圖的企業摻雜使假,致使新疆地方軋花廠生產的長絨棉質量差,時常遭遇紡企退貨,更有紡企寧愿使用高價的進口長絨棉、兵團長絨棉,或高等級澳棉、西非棉等替代長絨棉,也不愿使用新疆地方產長絨棉。以上因素,也就是國產長絨棉價格持續大幅下跌,而進口長絨棉跌幅不大的原因。
四、2014/15年度長絨棉供需情況
全球產量。美國由于種植面積的預期下降,長絨棉產量將有所降低;埃及方面吉扎88品種由于棉籽原因,產量降到*低值。2014年中國長絨棉面積增長較多,預期產量在5萬噸,較去年的3.5萬噸增長30%。其它國家面積或略增。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發布的2014/15年度全球長絨棉產銷存預測,預計全球長絨棉產量為39.8萬噸,2013/14年度為40萬噸,認為新年度全球長絨棉產量將保持穩定。
供需格局。近幾年,國內長絨棉消費量較大,2013/14年度的消費量是16萬噸,約占全球53萬噸消費量的30%。所以說,不管從全球還是從國內來說,長絨棉供需仍然偏緊。
不確定因素。由于市場不景氣,國內不少生產高支紗的企業減少了長絨棉的使用量,也有不少企業調整了配棉比,使用澳棉、西非棉替代長絨棉,2014年國產長絨棉的質量以及國內細絨棉價格下跌對國際棉價的影響等這些都是不確定的。
綜上所述,隨著新年度的臨近,尤其紡企秋冬季訂單進入后期,將迎來春夏裝訂單的增長,長絨棉的銷售將迎來利好,在全球原料供應偏緊的格局下,長絨棉價格有望企穩或跌幅縮小,但仍需關注以上不確定因素對長絨棉供需格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