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形勢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夏糧“十一連增”,農產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農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農業農村經濟良好發展形勢,為實現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一、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夏糧“十一連增”,早稻豐收在望。今年夏糧總產量達到2731.9億斤,比上年增產94.9億斤,增長3.6%。其中夏糧面積 4.14億畝,比上年增加23.2萬畝;單產329.9公斤/畝,提高3.5%,增幅為近5年*大。早稻豐收在望,秋糧播種面積穩定有增。目前秋糧作物苗 情長勢好于上年。
????(二)棉花生產持續下滑,其他經濟作物基本穩定。近年來,受比較效益下降、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等影響,國內棉花種植面積持續下降。夏收油菜籽產量152 0173 3840萬噸,比上年增加34萬噸,增長2.5%。蔬菜生產穩定發展,市場供應充足。
????(三)肉類產量穩定增長,但生豬養殖虧損嚴重。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003萬噸,同比增長1.7%,其中豬肉產量2705萬噸,增長 3.0%。但生豬養殖虧損嚴重。今年1月中旬以來,全國生豬出場價與主要批發市場玉米價的比值(即豬糧比價)一直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上半年平均,全 國生豬生產者價格同比下降9.7%,6月底生豬存欄同比下降1.9%,部分企業和養殖戶信心不足。
????(四)糧食價格漲幅趨緩,油棉糖價格下跌。上半年,農產品生產者價格同比下降0.5%,其中,糧食上漲1.5%,主要糧食品種中,稻谷、 小麥分別上漲1.6%、7.1%,玉米與上年同期持平。油料、糖料、蔬菜均有所下降,生產者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3%、1.2%和1.2%。5月份,食糖 (南寧市場)批發價格4688元/噸,同比下降14.2%;棉花銷售價格17414元/噸,同比下降9.8%。
????(五)農民收入和外出就業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5396元,實際增長9.8%,增幅高于同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 入2.7個百分點。外出務工收入增長是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6月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17418萬人,同比增加307萬人,增長1.8%。外出務工 勞動力月均收入2733元,增長10.3%。
????二、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
????在內外部環境十分復雜的情況下,我國農業農村發展能夠連續多年保持良好局面,與中央政策精準有效、措施得力密不可分。2014年,各地各 部門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圍繞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大好形勢。
????一是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2014年全國公共財政農林水支出預算安排14404億元,比上年增長8.9%。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 農業和農村建設的比重達到50%以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完善農業補貼政策,按照穩定存量、增加總量、完善方法、逐步調整的要求,積*開展改 進農業補貼辦法的試點試驗。繼續加大產糧(油)大縣獎勵力度,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覆蓋范圍。
????二是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2014年小麥*低收購價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提價幅度為5.4%;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低收購價格 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提價幅度分別為2.3%、2.2%和3.3%。繼續執行玉米、油菜籽、食糖臨時收儲政策。探索推進農 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啟動了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綜合運用儲備吞吐、進出口調節等手段,合理確定不同農產品價 格波動調控區間,保障重要農產品市場基本穩定。科學確定重要農產品儲備功能和規模,優化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完善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 市場主體參與大宗農產品政策性收儲。完善生豬市場價格調控體系。
????三是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安全。2014年,國家切實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田間工程投資標準由500元/畝提高到 1500元/畝,年度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也由去年的70億元增加到119億元,增長70%。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規模達到360.7億元,比去年增長 9.8%。國家繼續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整建制推進試點,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集成推廣區域性、標準化高產高效技術 模式,輻射帶動區域均衡增產。
????四是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750多億元,支持引水調水、骨干水源、江河 湖泊治理、高效節水灌溉等重點項目。加強中小型水利項目建設,解決好用水“*后一公里”問題。完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計劃改造農村危房260萬 戶,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經過今明兩年努力,要讓所有農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凈的水。
????五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近年來我國耕地流轉規模和速度明顯加快,近3年流轉比例每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去年提高了4.8個百分點。 截至2013年底,全國農村承包耕地流轉面積3.4億畝,流轉比例達到26%。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初步興起,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2014 年,國家繼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繼續加速發展。
????三、下一步重點政策措施
????必須清醒地看到,繼續保持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良好勢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土地、勞動 力等成本繼續上升,農業投入的邊際效益遞減,農業特別是種糧比較效益偏低的問題更加突出;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背景下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增強。 為有效應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挑戰,確保全年農業豐收、農民增收,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一)繼續做好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工作。要盡快把各項補貼資金落實到村、兌現到戶。棉花、大豆目標價格試點地區要做好政策宣傳工作,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性,特別是新疆要避免棉花面積繼續大幅下滑。加強農產品市場價格監測,落實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低收購價政策,搞好農產品進出口調控,穩定農產品市場價格。密切跟蹤國內外大宗農產品的市場動態變化情況,進一步健全農產品信息采集系統。
????(二)加強秋糧田間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全年糧食能否增產,關鍵看秋糧。下大力氣抓好秋熟作物生產,搞好技術指導服務,推廣抗災減災穩產 增產技術措施,依靠科技確保增產豐收。繼續加強氣象監測預報和預警排查,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旱情變化,全力防范暴雨洪水。進一步加強 江河堤防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三)增強生豬等“菜籃子”產品保供能力。穩定蔬菜、生豬、奶業、水產品生產,加強價格監測和產供銷銜接,切實加強市場調控。繼續支持生豬、奶牛、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重點加強養殖場糞污處理、圈舍標準化改造及水電路防疫等配套設施建設。
????(四)繼續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已下達的投資計劃,加快在建項目實施進度,重點做好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田間工程等項目的建設實施,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民生改善。
????(五)加快破解農業生產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難題。抓緊編制并推動實施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提出重點地區耕地重金屬污染、農業面 源污染、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地表水過度開發與地下水超采區治理方案,推動濕地恢復與東北黑土地保護,具備條件的先行開展試點工作,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加 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復的《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2020年)》,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林業重大工 程。
????(六)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導和支持力度。強化政策扶持,制定新增農業補貼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傾斜的具體辦法,推動 符合條件的涉農投資項目由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承擔和實施。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努力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引導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之間形成穩 定的土地流轉關系,對流轉達到一定期限的農戶,要加大政府獎勵和補貼力度。與此同時,切實防止土地經營“非糧化”傾向,合理設定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準入條 件,鼓勵工商資本從事適合企業經營的現代種養業,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