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熟人,經(jīng)營
????昨天,L在朋友圈發(fā)了篇日志,感慨時運不濟,人生無常。寫得很亂,我給整理了一下,主要有這么幾層意思: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
????L有兩家400型軋花廠,還經(jīng)營著絮棉生意。用他的話說,打拼10年,掙下資產(chǎn)1000多萬元,也算風光無限了。可這種風光正在逐漸消逝,以前引以為傲的工廠也成了“吸血鬼”。L寫道:“十年辛苦為誰忙,到頭來做嫁衣裳。”
????L很優(yōu)秀,70后,白手起家,從小作坊做起,逮住棉業(yè)發(fā)展*好的那幾年,很快就起來了。2013年度,L遭遇“滑鐵盧”。兩家400型軋花廠共加工7200噸皮棉,僅交儲3200噸,4000噸走現(xiàn)貨市場,平均虧損152 0173 3840元/噸,*終造成600萬元的巨虧。多年打拼的家底,一年就被“吸光”,可謂成也棉花,敗也棉花。
????L總結“敗家”原因,用了一個詞叫“不淡定”。2013年度,是新國標**年,企業(yè)本應“多看少做”,他們卻不計后果搶收,到頭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時世造英雄,英雄要順勢而為
????L寫道,從1995年進入棉花行業(yè),三年打拼,奠定事業(yè)基礎。1998年,積*響應國家政策,及時把小作坊換成了200型加工廠,辦齊了各種證件,從此游擊隊變成了正規(guī)軍。“真是火熱的年代,那一兩年就產(chǎn)生了很多富翁。”L遙想當年輝煌,仍充滿向往。
????L說,1998-2000年,國家強力推行軋花廠正規(guī)化,正當別的小作坊糾結躊躇的時候,他們卻牢牢抓住那兩年,企業(yè)凈賺800多萬元。這讓L認識到,要緊跟政策步伐。2003年12月17日,國家相關部門發(fā)布了《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從2005棉花年度起逐步推行新體制。雖然剛剛投資200多萬建起200型小廠,機器嶄新,淘汰實在可惜。但基于對政策的“信仰”,他們還是忍痛賤賣了200型設備,花700多萬元新上了400 型設備。在被“掏空”的同時,也迎來了周圍人的艷羨。
????L寫道,2005-2010年,他們借勢政策支持,確實狠賺了幾票。為擴大規(guī)模,2008年,他又投入800多萬元,在臨縣新建一家 400型軋花廠,事業(yè)達到頂峰。可是,2011-2012年,L明顯感到賺錢難了,因為這三年兩個廠子賺到的,比不上當年一個廠子的一半。2013年,他更是搭上了全部身家。
????千回百轉終不悔,依然要踉蹌前行(zhòng)u003C/b>
????“那些過往,有成功,有失敗,可人生畢竟精彩。仗劍前行,是荊棘,是險灘,仍可無悔于心,因為我們來過。”在他的日志后面,我如此留言。6日中午,他對我的留言,回復了長長的一大段,依然寫得很亂,但能看到一個男人的氣度和奮戰(zhàn)的決心。
????L說,偶爾吐槽,讓朋友擔心,萬分不安。再就是,他不會輕易放棄,因為這是他的事業(yè),他百轉千回終不悔,依然要踉蹌前行。 L豪邁地說,2014年,對于棉花市場來說,又將進入一個大變革、大調整階段,這又是一個輪回。就像人生路上的“急速彎道”,風險大,機會少。轉彎成功,人才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這時候同行者會更少,但更精華。他想成為那“一小撮”精華,所以他咬定青山不放松。我知道,L終將成為一個勝利者,也許幾年之后,在朋友圈他更能揚眉吐氣。因為2014年開始,全國棉花產(chǎn)業(yè)在“目標價格”改革的春風下,也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誰順從了這個大時代,誰就拿到了成功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