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日前,在晉江陸地港保稅倉庫內,一批剛從美國進口的優質
據介紹,晉江陸地港的棉花均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及美國三大棉花主產國,“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在晉江陸地港實現對接,為紡織企業節省了大量人力及物力成本。
檢測更快
過去一兩個月如今不到兩周
保稅倉庫里*新入庫的這批進口棉花,是福建翔升紡織有限公司急需用于生產的一批物料。通常,從棉花入庫晉江陸地港到企業拿到檢驗檢疫部門的檢測報告并出貨,只需要10—15天。不過,在去年2月份進口棉花首批入庫本地保稅倉庫之前,公司要想拿到這樣一份檢測報告,*少也要等上一個半月,長則達兩個月。
“近年來,全國各地進口棉花的檢驗檢疫情況都不太樂觀,普遍存在著品級、長度、馬克隆值、強力等指標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情況。”泉州檢驗檢疫局晉江陸地港國檢辦主任洪文哲告訴記者,在福建省**進口棉花實驗室落地泉州,并于2013年10月開驗之前,省內企業進口棉花樣品均需送往廣東、上海、浙江等地檢驗,造成企業通關時間拉長、成本增加等問題,“如果遇上急需報出的特殊情況,而無法及時通關,企業可能因此蒙受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損失。”
今年1月底,翔升紡織便險些遭遇這樣的情況。該公司貿易負責人邱先生介紹,在上一棉花年度,翔升共爭取到7000噸能夠享受1%關稅配額的棉花進口量。按照目前市價,配額內的進口棉花價格與國內棉花價差為4000—5000元/噸,配額內進口棉花能夠為企業省下大筆成本。
然而,距離2014年1月28日,也就是企業上一年度進口配額到期作廢還不到10天時,翔升兩批重1300多噸的棉花才剛剛到港,等待報檢出貨。“當時正值春節前,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周末加班,從1月20日開始抽樣檢驗,25日、26日兩批棉花順利報出,用時僅7天,為企業省下了600萬元的稅率差價。”邱先生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以往流程送樣到寧波、上海等地檢測,而又恰逢春節期間,報檢過程可能持續兩個月甚至以上,等待時間是本地報檢的 8.5倍左右。
費用更省
購買棉花1萬噸
省下成本50萬元
“600萬元還只是賺回的稅率差價,實際上,算上節省的物流費用、倉儲費用等,遠遠不止這個數。”洪文哲告訴記者,晉江陸地港保稅倉庫啟動前,本地企業進口棉花大多從上海、青島、張家港等大口岸轉運。
對此,去年9月份首次通過晉江陸地港進口棉花的宏遠紡織(泉州)有限公司深有感觸,“除了通關效率提高,物流運輸方面,以*近的廈門港作為比較,也能節省50元/噸左右。”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截至目前,宏遠已經通過晉江陸地港自主進口棉花及貿易購買棉花共1萬噸左右,算起來共節約運輸成本約 50萬元。
而從青島回流至晉江陸地港的翔升,費用落差對比則更為明顯。據介紹,棉花從青島口岸轉運至該公司工廠所在地永春,船運時間大概是20天,物流費用為500元—600元/噸;如果從晉江陸地港運至永春,為70元—80元/噸,相當于每1000噸棉花可節約物流費用50萬元左右。此外,如果通關時間拉長,需租用港口倉庫儲存,青島口岸的棉花倉儲費用約為1.2元/噸/天,而晉江陸地港保稅倉庫目前的棉花倉儲費用則為0.35元/噸/天,相當于每 1000噸棉花,每天可節省倉儲費用850元。
“棉花是一種大宗交易商品,**一個價。對貿易企業而言,海西進口棉花交易中心形成,通關效率的提高,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棉花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對生產性企業而言,則能保證訂單的正常生產。”洪文哲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