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中棉所、國家
一、2013年棉花產業回顧
(一)全國棉花總產減少。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皮棉總產631.0萬噸,減7.7%。市場數據653.1萬噸,減80.6萬噸,減幅 11.0%。總產減少源自面積減少和單產降一成以上。同時,原棉品質下降,生產成本略漲0.43%(平),產值減5.0%,純收益減19.4%。減收主要是單產減,而樣本農戶
(二)繼續執行臨時收儲政策,價格穩定。據中國棉花協會2014年3月12日數據,2013年度新棉收儲611.4萬t,其中新疆398.7萬 t,內地212.7萬t,臨時收儲均價19332元/噸,與上年度基本持平;收儲籽棉均價8.84元/千克,比2012年度略增2.1%。據監測,2013年新棉農民籽棉交售價格8.37元/千克,比2012年度略增0.5%。
(三)棉紗和紡織品服裝生產、消費和出口呈現恢復性增長。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統計數據,2013年全國紗產量3200萬噸,同比增7.2%; 布產量882.7億米,同比增4.9%。市場數據棉紗產量3628.9萬t,同比增8.9%;棉布產量393.4億米,同比增長2.8%。居民服裝鞋帽、針織品零售總額11414億元,同比增長11.6%,但增速下降了6.4個百分點;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恢復兩位數,出口額達到2862.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12.3%。
(四)三個“沖擊”在延續是全國棉花產業面臨的突出問題。2013年原棉進口415萬噸,同比減少19.2%;進口額84.4億美元,同比減少 28.5%。然而,國內外棉價的差異大,1%關稅下國內棉價高于國際5317元/噸,同比增長7.4%。雖然進口數量有所減少,但仍為第二個*高年景,致使國內棉花庫存量高達近1000萬噸。近3年進口棉的數量、價格和質量對國產棉的沖擊很大。由于巨大價差和配額限制,2013年40%的關稅稅率進口原棉 66萬噸,增長1倍。
二、2014年棉花產業走向和展望
2014年CCPPI繼續下降,預測全國棉花產業將呈現棉紡“恢復性”增長和生產“縮減性”擴大的分化態勢。即:受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和國內外棉價差縮小的雙重有利影響,國內棉價將呈理性回落,價差縮小。受全球經濟回升,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棉紡織用棉數量也將恢復性增長。同時,進口棉滑準稅率基數提高至1000元/噸,減少配額外追加數量,原棉進口有望加以控制。在消費恢復性增長和進口適量控制條件下,國內庫存減少,壓力也將減輕。然而,受臨時收儲政策的取消與植棉高昂“四費”的不利影響,農民對棉價和植棉收益的期望值下降,穩定面積的難度加大。據監測,內地植棉意向減幅超過兩位百分數,西北減少意向也在擴大。當前正值棉種銷售旺季,然而各地棉種市場并不景氣,處于徘徊之中比例很大。
三、穩定發展棉花生產的對策措施建議和意見
(一)有利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2月25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講話提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棉花在“農民必須富”中大有可為。2014年一號文件也有利好。如,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繼續良種補貼和高產創建,主攻機采棉環節,支持新疆優質棉基地建設。農業部提出種植業“三穩”和“三進”的工作要點,“三穩”即糧食穩定增產,
我國棉花生產成本將進入緩慢增長期。2013年全國棉花生產成本僅增0.4%,是緩慢增長拐點的標志。今春尿素等化肥出廠價降幅高達20%,不支持農資價格的大幅上漲;我國勞動力單價成本已上升到一個高位,今后也缺乏大幅上漲的動力,這將有利于棉花(農業)的增收。
(二)搞好新疆目標價格補貼改革試點工作,同時啟動農業保險。農產品生產采用“目標價格補貼”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有益嘗試。從調研來看,地方要價過高。因此,要把握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設計的初衷,提出幾點建議:
1、目標價格補貼的資金強度。建議選定主產品的產值和純收益作為目標價格補貼的比照參數,設定低于一定目標的純收益作為目標價格補貼基礎數值。據中國棉花生產監測預警數據,西北棉區前3年(2011-2013年)植棉純收益平均值827.8元/畝,假定以前3年純收益平均值的92.5%即 766.03元/畝作為目標價格補貼的基礎數值,這時單位面積補貼基數資金為256.1元/畝,對應棉農籽棉交售價為7.33元/千克,即每千克籽棉售價比前3年平均值8.39元/千克將下降1.06元,降幅12.6%。
2、同時啟動農業保險。西北棉花目標價格資金256.1元/畝是基于正常年景。當棉區災情發生或災情偏重這一補貼顯然是杯水車薪,因此要采用農業保險措施。一是做到應保盡保和提高賠付率,這是解決農業生產因災減收和致貧問題的有效對策措施。二是借鑒美國棉花災害賠付做法,當收益低于預期值時保險補償及時啟動,政府只對超過預期收入10%以上的收入損失部分進行賠付,其余收入損失部分則仍由農戶承擔,農保針對一定區域而不是每單個農場(戶)。
當目標價格補貼與農業保險同時啟動,將可能保障農民植棉收益不減少。設計純收益的92.5%作為補貼基礎數據,設計農保補償收益損失10%以上的部分,大致可保障植棉收益的穩定。
(三)加大棉花支持力度,穩定棉花生產發展。大力培育“代育代栽”的新型市場主體,棉花高產創建和增產模式、經驗要取得新進展;機栽棉和機采棉面積繼續擴大,特別是內地機采棉示范積*性高漲,多地都在制定出臺工作方案。啟動棉花輕簡育苗移栽技術的財政補貼試點,加大扶持棉花專業合作社、植棉大戶和家庭農場、棉花專業化服務機構,形成一批新經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